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古代言情>魏宫二三事> 第85章 南征的意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 南征的意图(1 / 2)

帝王在位期间,往往会预先选择好自己的陵墓。他选了洛阳的首阳山东作为自己的寿陵。并为此做了终制。作为一个皇帝,他能够想到“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竟然还要求“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说实话,即便是我曾经所处过的那个“现代”,都有许多人无法企及他的那个高度,有的富人死后还会要求在骨灰盒里放各种陪葬品呢!

但是,看到他写到“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出言提醒道:“这话别人说也就罢了,可你是个开国皇帝。”

虽然,万事有始必有终是世间常理,朝廷更替亦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正常皇帝一般不都是说,“朕的江山会传之千秋万代”之类的吗?一个开国皇帝说“未有不亡之国”的,还真的挺好玩的。

“开国皇帝怎么了?有开国必有亡国,夏商周秦汉,皆是如此。”曹丕放下手中毛笔,忽又侧身正色看我,小心问道:“因着我选择“无为封树,无立寝殿”的薄葬。若是,若是将来我先你一步而走,他们是没有办法找到墓穴的。是以,没有办法同穴而葬。你,可以理解吗?”

废话!把尸体藏在山下,又没有封树,不造寝殿的。鬼都不知道葬哪里,后死的人怎么可能同穴而葬?这还用得着特意来解释一下吗?

“嗯。”我点头,“合不合葬的,又不是什么大事。在我看来,人死后烧成灰才好呢,又不占地方。”

“烧成灰?那不是挫骨扬灰吗?”曹丕疑问。看来他到底还是有点“局限性”的,对“骨灰”没有概念。他又看着我,认真解释道,“谁说不是合葬的?依着先汉制度,帝后合葬本就不合陵,同茔即为合葬。吕后营陵于高祖长陵以东,亦称合葬长陵。因着后汉儒学盛行及受班昭《女诫》影响,女子地位下降,皇后才不单独建陵而附葬帝陵同穴的。是以,自古以来,帝后不同穴,同茔亦称合葬,反更显得独立尊重。况且魂而有灵,无所不至,即便同茔异穴,难道心便不在一起吗?”

那个,他说得太快了。我能说有些术语其实没怎么听懂吗?

反正都还年轻,离死远着呢。况且我对丧葬之事和他真是差不多的观念,怎么葬都无所谓。

**

黄初三年十月,孙权复叛。

据说,故事是这个样子的。曹丕派使者去东吴,说听闻世子孙登聪慧,希望孙权送世子前来朝廷,授予他官职。实际上其实就是希望孙权送儿子来做质子。

传言,孙权听了陛下要封己子为官十分感动,泪流满面地牵着使臣的手,指天比心发誓,自己对大魏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然后,恳切地婉拒了这个无理要求。

深夜,永始台寝殿

睡在身旁的人捋了捋我的头发,呼吸声急促而沉重,“我决心要出兵南征。”

原本枕着他的手臂快要睡着了,瞬间清醒,睁眼,“是要亲征吗?”

“倒也不算。”他低头,“其实征伐孙权倒是次要,此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看上江东美人了?”我话音未落,额头已被伸手轻弹了一记,“打我干什么?”

“自刘协在位以来,青州、徐州一带存在臧霸、孙观为首的地方势力。名义上归顺父亲,却拥有自己地方和兵力,时常发生动乱。父亲他采取羁縻政策,虽有一些成效,总不得根治。若是此次能趁机一举将他们根除,自是最好,即便不能也要......”

“一句话就能说完的事!”我听得困了,摇着他的手臂打断。不就是地方势力和中央集权存在矛盾吗?说好的妇人与政,乱之本呢?你每次都一本正经地跟我说那么多,我不认真听吧,又不好。认真听吧,又觉得实在废话连篇,不得不打断。

“总之定然是要亲自前去才行。”他笑出了声,“此次后方在宛城,我们一同前去,也正好重游故地?”

“宛城吗?”我恍然想起了一些事情,“很多很多年前了吧?”

“嗯,我时常在想,如果那时候我们把诸葛亮带回来会怎么样?”

“我记得那时候你可说人家是乡野村夫的!”我觉得肯定是带不回来的,我们连黄盖火攻都提前知道的,结果赤壁不还是一样惨败?我到了这里,并不是我改变了历史,而是我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虽然我从来都不知道有个历史人物叫郭照。

“谁能料想到他竟会成为刘备的股肱。那时我也是万万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真能够取代刘协成为天子的。”曹丕又笑道,“还好,从那时到现在,我们皆是在一起的。”

我知道他一直是有野心的。

称帝对他而言其实并不是结果,而只是开始。他是想要完成曹操未了的事业,结束这乱世,一统天下的。江东孙权,汉中刘备,还有那些杂七杂八的地方势力,都是他想要解决的对象。

这次南征,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我能做的,也就是在他身旁默默看着而已。

**

黄初三年,十月

魏帝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夺了青州地方臧霸的兵权,这就是他所说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沛公”是刺到了,剑自然还是要继续舞的。青州地方的兵权得到了,孙权当然还是要征的。当我们一路到了南阳宛城之时,已然是十一月了。当年他十岁之时第一次骑马逃脱,曹昂故去之地便是在这里。

黄初四年正月,正值前线大捷,心情大好。陛下心血来潮,想着要在集市玩微服私访。我们穿着普通人服饰,在集市之中也不显眼。他又并非真的头顶青色云气的天子之象,就像是平常夫妇二人出来逛街,自然是不会有人认出的。

然而,那些扮作普通百姓的侍卫,你们四处张望地是不是太明显了?

“这样多好啊!前些日子死气沉沉的。想是那杨俊心中当我是土匪,故意让得县令如此。”看着集市百姓和乐的样子,曹丕一面高兴一面又吐槽前事。

来宛城之前他三令五申“过不准扰民”。结果我们刚来这里的时候,那宛城县令不知是没听懂还是拍马屁拍过头了,竟让人将集市关了,扰乱了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弄得怨声载道的。于是陛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让人把宛城县令和他的顶头上司南阳太守杨俊抓了起来,并让人重新开了集市。

这事,抓宛城县令是应该的,抓南阳太守而且把锅扣他头上是不是很奇怪?就相当于一个县长做了错事,把省长一起抓了治罪的感觉。

把原委说明也就不奇怪了,曹操曾经问过杨俊世子人选,杨俊表面上论述了丕植二人的长处,实际上偏帮曹植来着。

如果说这只是件小事的话,那么,还有另一件事。

还记得魏讽案吗?杨先生那时在邺城做中尉,专管治安之职。可能是见曹丕处置魏讽案太雷厉风行,连王粲二子都杀了,作为中尉的杨俊怕牵连到自己,干脆不跟曹丕打招呼就跑去在外打仗的曹操那里自认失察之罪,等到曹操亲口下了特赦。杨俊觉得自己已经没罪了,写信告诉曹丕:世子,你爹地已经赦免我了!

这人是不是......有病?

作为一个中尉,事先没有察觉到邺城有异动,反而等到人家同犯出来告密,才让世子知道真相,这也就算了。事后不向世子请罪或者帮助善后,还自顾自地跑去在外行军打仗的魏王那里认罪。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那杨俊去见过曹操之后,曹操又给曹丕写了信,言语之中也有些微妙,“若是我在邺城,总不至于叫仲宣绝后。”

这位杨俊先生,到现在还能活着,简直就是世界奇迹好吗?

原本曹丕登基后,杨俊在外为官,离他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自然没什么事。没承想这次一来宛城,就抓到了宛城县令的把柄。于是,顺理成章地就把黑名单中南阳太守杨俊的名字给提上来了。

“他会不会都不记得之前那些事了?”我张望着集市,随口说了句。因为宛城集市的事情忽然被抓,想来那位南阳太守心里也是觉得莫名其妙的。这事真不关他的事儿,你还不如直接告诉他错哪儿了呢!

“肯定记得!他自己做过什么会不知道吗?”曹丕一面跟我抗议,一面又在一个小摊前瞧见了什么新奇玩意儿,玩去了。

耳边传来悦耳的琵琶声。

我四处闲看,一眼便看到了一个长相清丽,衣着淳朴,十五,六岁的少女侧着身子跪坐在路旁,怀抱着琵琶,轻拢慢捻,低头垂泪。来来往往的行人竟就跟看不见她似的穿梭而行。我对琵琶声向来比较敏感,从他的臂弯中抽出手,越过行人走到少女跟前,弯腰问道,“你家人呢?”

少女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凝神看我,却是没有说话。

也不知她是害怕还是害羞,我友好地向她伸出手,“先起来再说。”

“小心!”旁边路人喊了一句。

我还未有所反应,便被人重重一拉,只听到马蹄声在耳边呼啸而过,那少女“哇”地一声叫了出来,又是“嘭”地琵琶落地声。

......

“你眼睛长来做什么的?”待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早被曹先生按着肩膀,“说话!有没有伤着哪里?”

所以,刚才差点被马撞到?我这才后知后觉地有些害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