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与南宋同行> 第四十七章 真正的黄金之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真正的黄金之国(2 / 2)

独特的组合式船舱……吕文焕一看就明白了,这船舱完全还可以改成运兵啊!

吕文焕马上下命令说:“你派人回去,挑出五百名船匠来,好好和他们学造船!先学造这种船!!”

事实上,如果比起总产量,大宋的棉布和棉麻布轻轻松松落下流求岛产出好几个身位,就算他用了近现代的技术也不行。

不要说是因为有人学会了这里的纺棉纱麻纱用的珍妮机,或是他的人工纺棉纺棉麻布的机器……大宋一共有一亿多人,大小手工作坊真是无数了。

流求岛引发的换帆运动,人家大宋的产出却是世界第一,这也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种需求几近无穷的,因为棉麻还可以制衣制裤制鞋制帽制包制帐篷……

他们上一次的远航经商行为,又为他们的产品找到了一个出口商路

据王征和小二的汇报,他们当然也在红海遇到过海盗,他们几乎是玩笑一般的开上了几炮,打上了几枪,那些海盗跑的比来时还快。

小二说:“他们太脏了,我怕有传染病……要不抓一些回来了。”

王征马上说:“不要,不要,说话也听不懂,而且太臭了!”

大宋人确实是这个时空最干净的人,没有哪个民族像他们这样酷爱洗澡。

这当然使张国安岛主推行洗澡文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其它海商也高兴这条海路的通行,他们当然上升不了更高的层次,看不出运送战马的好处来,对他们来说运输这样的牲畜,利润太低了。

他们看中的是埃及地区的黄金。

埃及的历史虽然说不上最古老,但它却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黄金大国。

据考证,在公元前3900一前2100,埃及的采金量就达到700吨。

同时,其他地方虽有所获,但无论如何不能与它相比。

比如光是努比亚地区与阿拉伯地区就出产大约20吨,塞浦路斯与小亚细亚大约有10吨,天竺地区大约有70吨,巴克特里亚大约有30吨。

据说,古埃及人原本不认识黄金,是努比亚人教他们的,因为努比亚出产黄金,努比亚这个地名就是“黄金国”的意思。

顺便讲一下,非洲许多地名都与黄金有关.比如赞比西河意即“黄金河”。

埃及建国之初.当第一位法老王美尼斯统治之时,埃及就出现了重14克的金条。

其时约当公元前3200年左右。

由此推算,金币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这些金币不仅有法老王的尊号,还有其他文字。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不仅在西奈半岛上从矿石中开采绿松石,还以同样的方式开采黄金……这比寻找天然金块和筛金砂进了一大步。

他们在公元前21世纪发明的分离金银的方法使提纯黄金成为可能,这对于以后提纯金属和制造合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铁器时代前期的公元前1580一前1090则是古埃及的极盛时期,黄金事业非常兴盛。

那时的法老王开福拓土,军队打到哪里,寻金人员就跟到哪里。

法老王拉姆热斯二世当年向努比亚荒原进军时,担心将来拥到那里去淘金的人会渴死在半路上,于是下令在沙漠上寻源掘井,当成预先安排。

在他们国强民富之时,埃及不仅本国采金业发达,还成了整个非洲黄金的集聚地。

同时这也正是采金的热潮促使人们远走他乡,四处找寻,疯狂的积累黄金。

发展到了现在,估计光是开罗地区,大概就有千吨的黄金!

大宋的海商们惊喜的发现,那里才是真正的黄金之地,他们用自己的瓷器和丝绸,同样疯狂的交换着黄金……要不然,王征和小二能不有点嫉妒之心嘛。

跟着他们走的大宋海商们发财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