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窃钩者> 26 送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 送终(2 / 2)

听得老和尚去世,张成国兄弟三人也来探望,提起老和尚也是一阵唏嘘。随行而来的还有一人,约莫四十,名叫武安远,是矿上物资科科长,特意答谢老和尚。李少峰颇为疑惑。武安远便解释道,以前一帮下乡知青到山上打猎,一个石城知青不小心被山上毒蛇咬了,脚背肿胀,众人束手无措。老和尚经过,用草药将知青就了回来。本来知青想感谢老和尚,老和尚却不要,只是说将来还有事相求,也不知道什么事情。后来陆陆续续知青都走了,也只剩下他一个人,种种缘故,难以脱身。

武安远知道老和尚向来喜欢清净,也不来打扰,只是听说老和尚圆寂,便思忖有事相求究竟是什么意思,特意上山来求个解释,不然总是心里不安。还有那石城知青一直将此事记挂在心,返城以后也曾想拜见老和尚,曾经托居士传话。老和尚倒是批了他的命运,直说他前半生颠沛流离,后半生便可尽享富贵,并告诫他五十之前不得离开石城。那知青后来发展如老和尚所批,便将老和尚视为天人,托武安远照顾,也给了武安远不少好处。不过武安远要拜托居士传话求见老和尚,也想求得老和尚指教,老和尚却从未允许。

李少峰听了倒也觉得奇怪,直说师父一直没有交代过这些事情。李少峰也知道师父有些事情肯定不会告诉他的,因为有些事就是不可说。老和尚看重因果,要是说多了这因果也就变了,影响太大。至于老和尚批命之事,李少峰倒也是知道,这武安远命中无太多出彩之处,所以也就谈不上了。

一旁张成国倒是说道:“你们家李忆之和武少虹一个班,老和尚说的是不是这个?”李少峰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武安远倒觉得可能就是这个事情,老和尚也许是托孤吧。眼见得武安远坚持认为老和尚托孤,李少峰也是哭笑不得,他这个师父还没死,哪里来的托孤之说。更何况石城那位他也不知道是谁,事主还未发话,这武安远倒也是积极。李少峰见武安远一味坚持,便只好把李忆之喊了过来。

武安远瞧见李忆之,马上说道:“就是这个孩子,小虹从来不带学生回家,那次却把他带到家里,我要考他金刚经,他却说了谎。”接着又对李忆之说道:“不是说不打诳语的吗?”

李忆之仍是一脸沉痛,说道:“我不是和尚,这里好像只有祖师爷才是和尚。只是祖师爷看我们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可怜我们,便把我们留下来。”

武安远仔细打量了下李忆之,道:“这救命之恩怎么也得报,要不是老和尚救了那个知青,我们很多人也不会有今天。他要我们照顾他,我也只好想法子给个回报,老和尚不要好处,你师父不要好处,那就是你了。”

李忆之也是不解,但见到李少峰点头应了下来,便也只好看着武安远听他嘱咐。武安远说道:“我可以帮你个忙,给你找个正式工作。别以为你叔叔是在矿上工作就只能把你安排在矿上,我可以把你弄到市里,你看如何?”此话却是对李少峰说的。李少峰心中仍是感伤,心不在焉地点头应了下来,草草把来人打发走。继续看着坛子发呆。

待客人走后,李忆之便有些莫名其妙地道:“我只是见过他一面,他干嘛死皮赖脸的要给我找工作?工作有什么好找的?还真是有趣。”经历多年习武,三人联手做了几件大事,等闲人生对三人已经毫无意义,那个年代找个正式工作对很多人而言可谓天上掉馅饼,而对三人来说却都认为这是鸡毛蒜皮的事。矿上工人收入算是高的,也不过一千左右一个月,其他吃公家饭的只有几十块,这工作有什么意思?要说当官,谁都知道一个矿长位置许多人盯着,哪里好当?况且三人的路注定不同寻常。

不过三人也弄不明白为何老和尚这么高深莫测,圆寂之日弄出这桩事来。三人翻来覆去还是不懂,只是觉得当前对他们而言并非好事,毕竟知道他们的人越多,惦记着他们的人越多,将来做事掣肘的可能性越大。当个不被人关注的小人物可以干些大事,要是广为人知那可就麻烦了。三人闷闷想了许久,也还是搞不清楚老和尚留的这一手有什么意思,只是轻声念着老和尚临终所言。

李少峰见状,告诉三人以后遇到难断之事再把这话拿出来反复诵读,不用天天挂在嘴上。老和尚这么做也许是认为以后这些人或许是个助力,眼前看的只是结了因果,但到底何时发挥作用,却是难知。三人便怏怏地把这件事扔到脑后。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