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南明崛起> 第二十五章北京大战之兵教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北京大战之兵教 2(1 / 2)

随着赣州战役不断推进,各营的明军将领都看出来了,隆武帝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统帅,这四万大军其实是汪克凡在暗中指挥。

这个本来也没什么,隆武帝不会带兵打仗,汪克凡救驾有功,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很正常,但让大家不满的是,恭义营到现在一仗没打,汪克凡明显在保存实力。

这也太偏心了!

恭义营的兵力最多,战斗力也明显最强,如果和大家一起行动的话,其他几支明军肯定会轻松很多……如果没有隆武帝的话,这些将领早就闹起来了,但是隆武帝既然御驾亲征,在身边放一支精锐部队保驾,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他们只是在私下发发牢骚。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随着战场形势越来越紧张,明军已经有危险了,恭义营却还是缩在后面,再这样下去大家会一起完蛋的……出于自身安危的考虑,这些明军将领终于忍不住了。

童以振和梁志仁接到命令,暂缓进攻黄金镇,两个人讨论眼前的战局,都感到非常担心,就一起去找隆武帝,准备向他提意见。

来到隆武帝的帅舟之后,汪克凡正好不在,童以振和梁志仁都是一喜——汪克凡圣眷正隆,手下的部队也最强,正在同舟共济的时候,真要是当面争执起来,翻脸还是不翻脸?

汪克凡不在,很多事情就可以直接挑明,童以振和梁志仁都是武将,不会来回绕弯子,向隆武帝行礼拜见之后,几句话就直奔主题。

“微臣以为,不应暂缓攻打黄金镇……”

梁志仁首先开口。向隆武帝仔细分析当前的战局,清军的援兵越来越多,在黄金镇耽搁时间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被王得仁的援兵赶到,明军有战败的危险。

“怎么?有佛郎机大炮助战,童将军还打不下黄金镇么?”隆武帝的表情变得很严肃。

“啊,那当然没问题!但拆除大炮很麻烦的……”

从战船上把沉重的大炮拆下来,再运到黄金镇的战斗位置,最少要两天时间。

“噢,既然能打下黄金镇。童将军就不用担心了,回去专心准备吧。”隆武帝松了一口气。

“陛下为何不用恭义营?”童以振终于把矛头对准了恭义营,这么强的一支部队,始终放在后面明显是浪费资源。

“恭义营另有要务……”隆武帝向他们解释,恭义营刚刚出动。去拦截王得仁的援兵了。

童以振和梁志仁都是一愣,这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直接派恭义营攻打黄金镇。广东兵也可以帮忙,很快就能拔掉黄金镇这颗钉子,然后集中兵力迎战王得仁,一鼓作气直捣赣州,这才是正常的思路。

明显是汪克凡在瞎指挥!

两个人连忙劝说隆武帝,没想到的是。隆武帝只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让他们哑口无言。

“朕要解围赣州,不是把自己也困在赣州。”

直捣赣州,并不等于解围赣州!

这四万明军就算冲到了赣州。加上赣州城里的守军也就五万来人,金声桓却有将近十万人马,再从江西北部抽调一些清军的话,连隆武帝本人都会困在赣州城里。

黄金镇遭到明军的猛攻,王得仁的援兵拼死来救,战场形势在不断变化,作战方案也要不断调整,汪克凡发现战机之后,就命令童以振和梁志仁暂缓进攻黄金镇,先给王得仁准备一个口袋。

这和围城打援不一样,黄金镇是个诱饵,一旦王得仁的部队上钩,就要及时攻克黄金镇,集中兵力再打王得仁。

经过隆武帝的解释,童以振和梁志仁明白了,却反而更担心了。

王得仁的援兵有一万两千人,在攻占黄金镇之前,恭义营能顶得住吗?就算顶得住,王得仁的后续部队也会越来越多,最后能不能吃掉他呢?

……

接下来的两天里,童以振和梁志仁暂作休整,准备对黄金镇发起最后的总攻。

一门门大炮从战船上拆了下来,又运到了黄金镇前面,有了充足的准备,消灭黄金镇的清军没有任何悬念,但是童以振和梁志仁却总是提心吊胆,一直在关心恭义营的战况。

到了这个时候,没人再说恭义营保存实力了,但是这个作战计划太过复杂,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错,明军就会陷入被动,尤其恭义营的任务最重,如果他们顶不住王得仁的话,明军就会彻底崩溃。

从前线传来的消息并不妙,王得仁为了救援黄金镇,不断发起猛烈的进攻,恭义营被迫节节后退,两天之内连着打了三个败仗,已经退到了黄金镇以北二十里外。

童以振和梁志仁忍不住了,要求提前对黄金镇发起总攻,但是隆武帝却非常坚决,一定要等到第三天的早上。

“陛下,不能再等了!天下没有这样子诱敌的,肯定是恭义营顶不住了……”童以振急了,梁志仁也急了,帮着他们说话的还有郭维经。

他们当然知道诱敌之计,但王得仁的援兵离黄金镇太近了,如果拖到第三天早上再发起总攻,哪怕能够取胜也没有时间调整部署,仓促上阵的话,很可能打个大败仗。

只要稍微懂一点军事常识,就能看出眼前形势的危急,明军各部都在黄金镇的外围,抵御其他各路清军援兵,中间只有童以振和梁志仁,加上恭义营也未必是王得仁的对手。

但是,隆武帝不懂这些军事常识。

“这些事你们不要管!朕既然信了汪克凡,就要信到底,一定要等到明天早上!”

隆武帝的表情很镇定,语气却非常重,几乎有些赌咒发誓的意思,这和孙权在赤壁之战的时候砍桌子一样,除了稳定军心之外,也是给自己打气,他的心里其实非常紧张。

圣意难违,童以振等人只好放弃。

一夜无眠,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明军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总攻。

四磅炮和六磅炮都属于小口径炮,在攻城战中威力不足,但在巷战中却威风八面,在六十多门佛郎机火炮的帮助下,准备充分的明军只一次进攻,就像锋利的刀子一样把黄金镇打穿了。

分割包围,逐个击破,一股股清军接连被消灭,明军的旗帜插遍了黄金镇,童以振和梁志仁来不及打扫战场,就开始收拢部队,准备支援恭义营。

就在这个时候,恭义营也派人来送信,让童以振和梁志仁尽快出击,共同对付王得仁的援兵。

“你看看怎么样,被我说中了吧……”童以振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非常担心,部队刚刚打了一场攻坚战,再调头迎战强悍的王得仁,连战场都没有看过,敌情全是两眼一抹黑,这个仗,怎么打?

“童将军不用担心,汪将军已经有安排了……”那传令的军校早有准备,拿出了一份文字命令,童以振和梁志仁接过来一看,这份命令非常详细,非常具体,只要照着进入指定位置,拦住逃跑的清军,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这怎么回事?王杂毛怎么只有四千人?”

童以振和梁志仁率军出发,路上还在询问那名军校,这份命令上说的明白,明军要包围王得仁的四千人马,然后一举歼灭。

四千人?王得仁明明有一万两千人呀!

“回禀童将军,鞑子兵是有一万两千人,但这四千鞑子冲得太快,我们今天早上打了个反击,把他们割下来了……”

那军校刚刚说到一半,童以振和梁志仁猛的站住了。

“丢你老母啊!真有一套!”童以振兴奋地叫了起来,重重一拳捶在那军校的肩膀上。

他简直不敢相信,恭义营竟然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就算清军有一些战术上的失误吧,想把这四千人和主力分割开,难度也不是一般的高!

“艺高人胆大呀!”梁志仁喃喃自语,现在可以肯定了,恭义营最初的节节败退,真的是游刃有余的诱敌之计,他们如果只是想挡住王得仁,轻而易举就能做到。

这四千清军距离黄金镇只有十多里,敢把敌人放到这么近的位置,难怪清军会失去警惕,和后面的主力部队脱节。

在野战中,被分割包围是最可怕的,这四千清军失去了上级指挥,失去了主力部队的支援,只能独自面对优势兵力的明军。

现在是歼敌的绝好机会!

梁志仁招手叫过来一名传令兵,命他快马赶往恭义营的阵地,告诉汪克凡一定要顶住王得仁的主力,这四千清军就交给他和童以振了。和黄金镇艰苦的巷战不同,野战中能够充分发挥兵力优势,八千广东兵对四千清军,一定赢!

十多里的路程转眼就到,当广东兵赶到战场的时候,迎面就碰上了那四千清军。

这支清军被恭义营分割后,曾经发起几次反击,但恭义营抢占了山口要道,清军几次进攻都被打退,只好绕路迂回与主力汇合,企图逃脱被包围的命运。

看到明军的援兵来了,转身逃跑肯定就是一场大败,四千清军停了下来,列阵准备迎战。

广东兵也在列阵,这是山下的一片开阔地,双方要进行一场堂堂正正的野战,必须结阵而战。(未完待续。。)

旗帜如林,刀枪如海,明清两军上万人正在舍生忘死地激战。

广东兵多,气势汹汹,要一口吃掉对方。

绿营兵少,但困兽犹斗,反而更加凶悍。

梁志仁挥舞马剑,长呼恶战,带着手下的几百名亲兵左冲右突,越打越是心惊——这伙鞑子兵好厉害!

以八千对四千,清军又落入陷阱,本以为可以将他们轻易击败,没想到一交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

单论武器和装备,广东兵和这支绿营兵差不多,实战经验却比对方差了不是一个档次……广东承平已久,广东兵没有打过真正的恶仗,这支绿营兵却出身于白旺的大顺军,和大明官军交手过多次,虽然以少敌多,却丝毫不落下风。

“太轻敌了!”梁志仁的心里非常后悔。他和童以振想把清军彻底歼灭,就采取了分兵包围的策略,局部的兵力过于单薄,被清军抓住机会一个猛冲,把他的四千人马分割成几部分。

如果早知道这样,他肯定不会和童以振分兵,两支部队互相依靠,充分发挥出兵力优势,完全可以和这支清军一战,甚至打败对方。

一步失误,步步被动!

有一股明军陷入重围,两百多人被四百多清军缠住了,狼狈不堪,伤亡惨重,眼看着就要被消灭,梁志仁带着亲兵冲了过去,但是清军对他早有防备,立刻派了一支人马拦截,他冲了几次都冲不进去,自己也被困住了。

梁志仁抬头四处张望,童以振被隔在战场的另一边,清军的意图很明显。以少量兵力挡住童以振,集中兵力先对付他……到目前为止,这个策略非常成功,他的部队被分割成好几块,各自为战,渐渐抵抗不住。

梁志仁额头青筋暴起,又急又怒,大吼连连,挥舞马剑奋力砍杀,心里却闪过一个不安的念头——这一仗。要打败了……

“恭义营!恭义营来了!”亲兵们突然叫了起来,纷纷指着不远处的山坡。

梁志仁连忙转头看去,一排长长的骑兵从山坡后面冒了出来,远远看去,就像一道正在移动的城墙……不。不是一道,是好几道城墙。山坡顶上的骑兵越来越多。黑压压的排成了一座骑兵方阵,队伍前面的红旗迎风飘扬,看旗号正是恭义营!

“踏踏踏踏……”

骑兵方阵开始加速,从山坡上冲了下来,居高临下,势不可挡!马蹄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密,震得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帖兆荣的骑兵及时赶到,成为扭转战场形势的关键点。

绿营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又在和广东兵进行混战。阵型混乱,战斗力也发挥到了极限,被上千骑兵一阵猛烈的冲击,来不及抵抗就全线崩溃。

童以振和梁志仁的分兵本来是个指挥上的错误,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成了塞翁失马的好招,把四千绿营兵全部装进了口袋,跑都没有地方跑。

四千绿营兵,被全歼。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王得仁的四千精锐被消灭后,就像被捕兽夹打断爪子的野兽,嚣张气焰立刻被压下去了,带着剩下的八千人仓皇后撤。

其他的几路清军也纷纷后退,依托章江岸边的清军大营收缩防守,再不敢张牙舞爪地嚣张进攻,而明军刚刚苦战得胜,也没有力量乘胜追击,双方暂时维持着平衡。

……

“吱——”

炭笔在白墙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中间再用三道直线组成一个人字形,如果被现代人看到的话,第一个反应就是奔驰汽车的商标。

明朝没有奔驰车,大家都莫名其妙,一起看着汪克凡。

“诸位,这是一幅简化的赣州地图,可以和那幅地图对照着看……”

汪克凡伸手一指,旁边还挂着一幅真正的赣州地图,这种大比例的地图绘制不易,不便在上面乱画,他就随手又画了一幅简图。

他在人字形的下方画个句号,代表赣州,又在三道直线上面做出标注,分别是赣江和章江和贡水,代表着围绕赣州的三条大河,至于外面的这个圆圈,就代表着清军的包围圈。

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连旁听的隆武帝都看懂了。

“我军进入江西以来,除了小规模的战斗之外,已经打了两场胜仗,冲进了清军的包围圈……”

汪克凡用炭笔画了一个箭头,顺着章江插进了奔驰图标的左侧区域,然后重重点了一点,标出明军现在的位置。

从图上看得很明白,明军距离赣州已经很近了。

离明军不远处,是王得仁等部的清军,他们也在奔弛图标的左侧区域。

总的来说,清军的兵力占优势,但为了维持对赣州的包围圈,清军的部队围绕赣州呈环形分布,在局部局域内,也就是奔弛图标的左侧,明军的兵力反而占优势,这也是明军能够击败王得仁的原因。

“下面的仗该怎么打,大家来说说看。”汪克凡一边说着,一边又画出清军的几个主要据点,以及金声桓的进兵路线,把这幅地图基本上标注明白了。

众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因为击败了王得仁,明军现在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在金声桓的主力没有赶到之前,明军可以选择的作战方案有好几种,到底哪一种才是最佳方案,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集中成两个方案。

一,利用水师优势,直接渡过赣江,从清军包围圈的结合部杀进赣州。

这个方案相对保守,回避与清军主力的决战,但仍然有很多人支持……保守也意味着安全,这四万明军粮草有限,连续作战也比较疲惫,先进入赣州进行休整,无疑是最稳妥的办法。

二、就在奔弛图标的左侧区域和清军决战,在金声桓的主力没有赶到之前,全力进攻章江岸边的清军大营,争取把王得仁一举消灭。

这个方案相对激进,在时间上和兵力上都非常紧张,王得仁收缩防御之后,章江岸边的清军大营有两万人,想要一口把他吃掉,难度很大。(未完待续。。)

武将们分成两派,大多数都赞成先进赣州,文官中的郭维经也支持他们。

郭维经负责后勤工作,知道明军的粮草已经不多了,虽然明军水师控制了章江,但由于孤军深入,补给线太长,后方能运来的粮草物资非常有限,不足以支持一场大型的会战。

施琅等人却坚决反对这个方案。

赣州处于清军的包围圈中心,这四万明军如果进入赣州,正好有利于清军发挥兵力优势,等于送羊入虎口。

明军进入赣州休整,前后要耽误好几天时间,金声桓的主力就会趁机赶到,把明军包围在赣州城里。

支持施琅的人不多,只有滇将赵印选和广东梁志仁,他们都是从军事常理出发,才得出这个结论——明军以弱对强,战机稍纵即逝,好容易打败了王得仁,哪怕冒些风险也要与清军决战,把暂时的优势转化为胜势,才能真正打赢赣州战役。

如果躲进赣州的话,就等于放弃了主动权,放弃了黄金镇歼敌四千的成果,放弃了局部的有利态势,整个赣州战役从战略上已经失败了。

“若陛下困在赣州,福建和南京的清军都会来攻,到时候怎么办?”施琅很不满意。

这些人太保守了,隆武帝御驾亲征,是来为赣州解围的,必须要寻机打败金声桓,还没有决战就躲进赣州,后面肯定更加被动。

这四万明军钻进赣州,暂时是安全了,长远看却更加危险,隆武帝的群嘲技能太强,他被困在赣州,福建的博洛。南京的洪承畴都会派来援兵,敌人越来越多,这仗还怎么打?

“施将军说的倒也不错,但王杂毛缩回了章江大营,咱们一时半会拿不下来呀!”童以振的考虑角度又不同。

明军只是在局部占有优势,但金声桓的主力最多两三天就会赶到,王得仁也在从其他据点抽调援兵,如果被王得仁拖住了,明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要想打赢这一仗,就得在两天之内消灭王得仁。这怎么可能呢?!

王得仁有两万人马,战斗力总体上高于明军,哪怕和明军正面对抗,胜负也在未知之数,他缩在大营里防守。别说两天,二十天也未必能消灭他。

“那也得试一试!真的拿不下王得仁。咱们再进赣州城不迟。有我的水师在,随时能撤走的……”施琅对水师非常自信,他的计划就是先打再说,只要水师控制着章江,明军随时能够在章江两岸跳来跳去,不怕清军的包围。

“恐怕不妥。鞑子的水师正在集结,万一施将军被鞑子水师缠住,这四万人马怎么过江?”童以振连连摇头,如果清军水师来攻。明军水师必须要迎敌,哪有船只摆渡或者搭建浮桥,四万大军无法过江,就会陷入背水一战的死地。

太冒险了!

“哎!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信不过我?鞑子的章江水师几百条船,还不是让我一锅端了!”施琅觉得被小瞧了,要不是隆武帝在场,就要发飙和童以振翻脸。

“施将军不要生气,童将军也是好意嘛,鞑子的水师来者不善,听说已经调集了六百多条战船了……”郭维经出来和稀泥,但话里的意思,还是倾向进入赣州。

根据斥候送来的情报,金声桓为了打败明军的水师,把附近的几支清军水师都调到了赣州,大小战船六百多艘,还有不少大型战船,比章江水师的实力要强得多,明军水师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大司马请宽心,末将只怕他来的少,不怕他来得多,把这六百多条战船灭了,就可解赣州之围……”施琅兴冲冲地献计。

(大司马,本来是周朝和汉代的官职,在明朝是对兵部尚书的一种雅称,取的就是那个古意。)

赣州三面环水,如果能歼灭清军的水师,就能取得赣州战役的胜利,按照施琅的计划,明军水陆夹攻王得仁的大营,吸引清军主力来救,然后与清军的水师决战……施琅想立功,想成为赣州战役的主角,想让全军都围绕着他的水师来安排作战方案。

众将沉默不语。

这个计划有可能成功,但胜负的筹码都押在施琅身上,风险太大。

如果水师打输了,不用说,大家都跟着一起完蛋,就算水师打赢了,功劳最大的还是施琅,明军的步兵还要面对清军的包围,很可能被消灭。

“操蛋玩意,想让老子垫背,不可能!”赵印选在心里嘀咕着,准备改变立场,支持进入赣州了。

“这厮太过阴狠,不能共事!”梁志仁也心里发虚,施琅虽然把话说得很满,但根本就没考虑步兵的退路,换句话说,明军的几万步兵都是他的陪衬,甚至是诱饵,随时可以牺牲的。

“狂妄!”郭维经的心里也很恼火,被施琅驳了面子还是小事,关键他只想着水师立功,根本没考虑友军的安全,甚至连隆武帝的安全都没有考虑。

突然冷了场,施琅却没有注意到,仍在兴致勃勃地讲解着他的计划,他虽然有一定的私心,但坚信水师决战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是明军取胜的唯一机会,明军的步兵理所当然,应该做出牺牲。

“傅阁老,您是什么意思?”郭维经突然开口,询问傅冠的意见,顺便也把滔滔不绝的施琅打断了。

“啊,此事圣上早有安排,老朽不知兵事,就不献丑了。”傅冠淡淡一笑,阁老的气派端的很足。

大家一起看向隆武帝,这么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就让皇帝做裁判吧。

“诸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朕也为难的很,还是先听听汪将军怎么说吧。”这么复杂的军事讨论,隆武帝实在不擅长,只好放弃了出风头的机会,把汪克凡顶了出来。

众人都是一愣,汪克凡能打仗,谁都得承认,但让他来裁定大家的意见,等于代替皇帝拍板,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这可是关系到全军几万人命运的大事,如果汪克凡的方案有问题,哪怕得罪皇帝,也要拼命反对。

“诸位,我还有另外一套计划……”汪克凡一开口,好几个人都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赣州战局已经反复讨论过多次,能选择的方案就这几种,汪克凡又能翻出什么花样。

但随着他的解说,众将的眼睛都渐渐瞪圆了。

汪克凡一边讲解着,一边用炭笔在简易地图上画着示意图,不时有人提问,他都耐心解答,一套大胆而犀利的作战方案呈现在众人面前。

“汪将军,你这个战法好,只是恭义营独担重任,我的心里有愧呀!”童以振首先表示支持,他原来对恭义营的意见最大,但见了这个方案之后,才明白恭义营为什么要保存实力。

“汪将军,我那个计划太冒险,还是你的办法好!”施琅不得不服,而且在汪克凡的计划中,水师也是关键角色,他同样有立功的机会。

其他众将也纷纷赞同,隆武帝和郭维经、傅冠商量几句,通过了最后的作战计划……

……

第二天早上,除了恭义营之外,明军的主力离开黄金镇,向东北方向的清军大营发起进攻,在水陆两军的双重打击下,从清军的结合部打开一个缺口,离赣州城只有一江之隔。

这个攻击部位的选择非常刁钻,距离王得仁的主力只有十几里,明军依仗兵力优势,在赣州城的对岸站住了脚跟,然后筑寨扎营,拉开了一副要与王得仁决战的架势。

但实际上,这只是佯攻!

明军对王得仁采取佯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接连修筑了好几座坚固的营寨,赣州城里的明军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在明军水师的配合下,突然出兵抢占章江对岸,也修筑营寨派兵驻守。

控制了章江两岸后,明军在江面上搭起了一座浮桥!

这是明军的退路,施琅的水师负责保护这座浮桥,在恭义营完成任务之前,明军要坚守章江对岸,吸引金声桓的主力。

隆武帝经过化装之后,被秘密送进赣州城,但是他的旗号仍然留在章江对岸,除了少数高级将领之外,明军上下都以为皇帝仍在军中。

隆武帝本人并不愿意躲进赣州,但在所有大臣的一再坚持下,只能被迫让步。这是为了以防万一,把他留在章江对岸,实在太危险了,有皇帝的旗号在,就足够迷惑清军。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掩护恭义营。

恭义营离开黄金镇后,向北进军,对清军大营摆出了标准的钳形攻势,王得仁连忙调兵遣将,准备迎战,并且派人向金声桓紧急求援。

就在这个时候,恭义营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继续向北,直扑六十里之外的皮镇。

皮镇,是距离赣州最近的一个大型码头,是清军赣江补给线的集散地,这里有清军的大型仓库,存放着攻打赣州的粮草物资。

牛刀子战术,要一刀刺中敌人的要害!

皮镇,就是清军的要害!

恭义营,就是宰牛尖刀!(未完待续。。)

恭义营凌晨出发,向着六十里外的皮镇前进。

骑兵、步兵、中军和辎重部队,恭义营的行军队列足有好几里长,没有偃旗息鼓,没有故意压缩行军队伍的长度,一切都为了保证行军速度,怎么方便怎么来。

这里是清军的占领区,到处都是清军的据点,小股部队可以偷偷溜过去,而恭义营近万人马肯定瞒不过清军的耳目,干脆大大方方走路。

一路上经过了好几个清军据点,恭义营都绕开直接走人,不与他们纠缠,汪克凡的目标是皮镇,不会再走回头路,这些据点没有任何价值。

见到明军的大队人马经过,那些据点里的清军不敢出来拦截,但派了很多探马斥候跟在恭义营的后面,汪克凡也不理他们,除非靠的太近,才派出骑兵把他们赶开了事。

那些斥候都是属苍蝇的,骑兵一靠近转身就跑,等一会又转回来继续跟着,恭义营就当他们不存在,一路全速行军,在天黑之后终于赶到了皮镇。

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恭义营不顾后路,孤军深入,犹如刺客的舍命一击,宰牛尖刀已经搭上了清军的咽喉!

恭义营安营扎寨,吃饭休息,一部分辅兵连夜准备攻城器械,所有的战兵全部睡觉……一天行军六十里,对于携带辎重和盔甲的恭义营来说,已经到了行军速度的上限,士兵们都非常疲劳,必须要好好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再发起进攻。

这一仗很难打!

皮镇是清军的辎重要地,虽然只是一个镇子,但经过反复修筑。已经变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镇子里面有四千多清军驻守,离皮镇二三十里的地方,还有两座清军的大型据点,随时可能派来援兵,而金声桓的主力就在几十里外的赣州附近,乘船顺流而下的话,一天之内就能赶到皮镇。

这不是《三国演义》里的奇袭乌巢,皮镇的清军守将也不是淳于琼那个醉鬼,皮镇不但有重兵把守。而且戒备森严,派小股部队搞偷袭没有用。

摆在恭义营面前的是一场硬仗。

但是,恭义营必须打赢这一仗!

明军兵力少,战斗力差,如果在赣州城下与清军决战。肯定打不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哪怕打成一场消耗战。哪怕每一次局部战斗明军都能取胜。最后还是会输掉整个战役。

如果赣州战役的规模不断扩大,清军还会源源不断派来援兵,比如福建的博洛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明军基本上已经掏空了家底,再拼凑一些乌合之众也于事无补。

只有打掉皮镇,才能取得赣州战役的胜利!

赣江是清军的大动脉。皮镇是清军的后勤基地,为了攻打赣州,清军花费了半年时间从后方调运各种物资,一大半都存放在皮镇的仓库。包括大量的粮食、火药、盔甲、武器、军饷……

只要把皮镇仓库的物资毁掉,清军就会不战自败。

对恭义营有利的是,清军的主力都被吸引到了赣州附近,在他们的援兵赶到之前,还有一到两天的时间。除此之外,汪克凡早就在搜集皮镇的相关情报,对这里清军的驻防部署,仓库位置都心中有数。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恭义营就发起了进攻……

按照一般的原则,如果攻守双方兵力悬殊不大的话,在攻坚战中不宜分兵,否则会造成兵力分散,哪怕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扩大突破口,向纵深挺进。

但是汪克凡还是分兵了,从皮镇的东侧和南侧同时发起进攻。

这是为了赶时间。

同时发起进攻,能够更快地攻破皮镇,对守军造成的压力也更大。汪克凡的目标是皮镇的仓库,如果清军集中兵力对一侧发起反击,就会造成另一侧兵力空虚,哪怕在局部打个败仗,只要能攻进皮镇仓库,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摆在恭义营面前的第一道障碍,就是皮镇的围墙。

皮镇本来没有围墙,清军把这里当成后勤基地之后,在镇子外面修筑了一道完整的围墙。围墙总高一丈二,底部有两尺高的青石地基,上面的墙体由土胚筑成,不过这些土胚都经过火烧和夯实,坚固程度不亚于普通的砖墙。

和正规的城墙比起来,这道围墙相对低得多,前面也没有护城河和壕沟的保护,只有一些简单的鹿角障碍,恭义营没有时间打造复杂的攻城器械,就用人海战术抬着云梯强攻。

“咚咚咚咚!”

战鼓如雷,士卒如蚁,向着皮镇的围墙冲了过去,一丈二的围墙,高度只有县城城墙的三分之一,在这上面耽误太多时间,不值得!

“踏!踏!踏踏踏!”

冒着清军的弓箭和火铳,一架架云梯搭上了围墙,敢死队一手扶着云梯,一手举着单刀用胳膊上的小圆盾护住头脸,向着墙头爬了上去。

墙头上突然冒出了一排清军,用火铳和弓箭向明军射击,还举起石块灰瓶往下砸,云梯上的明军躲无可躲,立刻有十几个人受伤牺牲,噼里啪啦掉下了云梯。

“唰唰唰唰!”

恭义营的数百名弓箭手站在墙下,射箭掩护云梯上的同伴,一排箭雨射过去,墙头上的清军纷纷中箭倒地,对云梯的阻击突然一停。

爬上一丈二的云梯,对成年男子来说只是几秒钟的事情,趁着墙头上的清军被压制住了,明军士兵几个窜跳,就翻上了围墙。

杀!

这道围墙太低了,攻上围墙很简单,但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果不其然,清军在围墙上早有准备。

呈现在恭义营士兵面前的,是清军整整齐齐的队列,第一排是团牌手,后面跟着三排长枪兵,要不是这围墙的宽度有限,他们的阵型还要更加厚实。

清军严阵以待!

恭义营的士兵都是敢死队,面对强敌也毫不畏惧,但他们手里没有长武器,刚刚上墙也来不及结阵,只能各自为战与清军搏杀,接二连三受伤牺牲,眼看就要被赶下营墙。(未完待续。。)

清军在围墙上摆了个一字长蛇阵,前排的团牌手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挥舞单刀,后排的长枪手端着梨花枪和长枪不停攒刺,一步一步向前压了过来。

城墙下,恭义营的弓箭手连忙放箭掩护,但害怕伤着自己人,只能朝着空隙处的清军射箭,清军有盾牌和铠甲保护,硬顶着箭雨就是不退,登上围墙的百十个明军敢死队挡不住他们,步步后退,眼看已经退到了营墙的边缘,马上就要摔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