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科幻悬疑>听雨丛谈> 第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1 / 2)

满洲字

满洲旧都在辽沈之东,虞舜营州之域,轩辕苗裔之封。又东渡鸭绿江,则箕子之国在焉。登荣成县成山岛东望,对峙者为朝鲜,迤北者为辽东,一苇可航,海天相接。辽东、朝鲜两地,有方言,无方字。逮秦汉而后,竹书蝌蚪,迹熄风澌。朝鲜始终内附,故得与中原风气转移,知习楷字。我满洲习尚骑射,自漆书竹简一付焚如,韦编之士,亦不复更从世风规画楷隶。其后龙兴鼎盛,凡属书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汉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初未尝有清字也。我太祖高皇帝己亥年二月辛丑朔,始欲以蒙古字改制国书,乃谕儒臣额尔德尼、噶盖曰:“汉人读汉文,凡习汉字与未习汉字者,皆能听而知之。蒙古人读蒙古文,虽未习蒙古字者,亦皆听而知之。今我国之语,必译为蒙古语,读之始解,其未习蒙古语者,仍不能知也。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返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二臣更请制字之法,太祖曰:“阿字下合一麻字,非阿麻乎;额字下合一墨字非额墨乎。吾筹之已悉,尔等试书之,何为不可。”额尔德尼遂与噶盖遵依睿谟,将蒙古字编辑连写,制为国书,创立满字,颁行域内。今所用满文连合数字为一者,皆额尔德尼等承旨拟制者也。其后又命儒臣大海增添圈点,分别语气,其法盖备。又以满文与汉字对音未全者,于十二字母之外,增添外字;其不能尽叶者,则以两字连写,切成一字。用韵之巧,较汉文反切法更为稳叶。康熙十二年四月辛亥,圣祖仁皇帝特谕傅达礼曰:“满汉文义,照字翻译,可通用者甚多,后生子弟,渐致差谬。尔任翰林掌院,可将满语照汉文字汇,发明某字应如何用,某字当某处用,集成一书,使有益于后学。此书不必太急,宜详慎为之,务期永远可传。”其后斟酌损益,至二十余年,始克脱稿刊行,即今之《清文鉴》也。清字既定,乃诏修汉字汇,为《康熙字典》一书。于是满汉字学咸备。宇内操觚之士,始无鲁鱼亥豕之误矣。额尔德尼,姓纳兰氏,满洲正黄旗人,官至内院巴克什(即儒臣之称)。缘事伏辜,追谥文成;噶盖之氏爵未详,曾官扎尔固齐,仅附见于额尔德尼传中;大海,姓觉罗察氏,满洲正蓝旗人,亦官巴克什,谥文成,卒年止三十八岁;傅达礼,姓吴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官至翰林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皆通达汉文蒙文者也。大海之名,又作达海,盖满字对音书写,初未甚定也。

按十二字母之声,以汉字对音书之,为阿、额、伊、倭、乌、渥、那、讷、呢、诺、呶、娜,皆作平声读。凡婴儿堕地学语,莫不由此数声而先,是天籁也。

又按汉文造字之初,起于象形象意,故字字有义。满文造字始于取声成书,故单写有音无义,必联缀成之,始能成语。字虽不多,不患雷同,转比汉文一字数解者易辨也。

克食音柯施

克食二字,或作克什,盖满汉字谐音书写,有不必尽同者,如兀术亦作乌珠,厄墨亦作额谟。考清语克什,之义,为恩也,赐予也,赏赉也,故恩骑尉曰克什哈番,天恩曰阿布喀克什得。近人泥于食字,误克食为尚膳,尝见大臣志传中,曰赐克食几次,是叠书满汉赐赐两字,殊费解也。愚臆志传用汉文者,除人名地名外,似不必杂入清语;亦如清文中,除人名地名仍还汉音外,他辞不得杂入汉语也。如必以遵用当时传宣之词为敬,则当作某月日蒙克什御膳若干品,庶于满汉文气兼至矣。

尚书房道光年奉旨改上书房

尚书房在乾清宫东南庑北向,皇子读书之所也。皇子年六岁,入学就傅。由上书房总师傅翰林掌院学士,保荐品学兼至翰林官若干员引见,次日诏对便殿,察其器识端谨者,钦点某某为某皇子授读师傅。又派一二员副之,谓之上书房行走。得预斯选者,咸具公辅之望。每日皇子于卯初入学,未正二刻散学。散学后习步射,在圆明园五日一习马射。寒暑无间,虽婚娶封爵后,读书不辍。道光年间,惠亲王年将四十,兼掌职任,公事毕照常读书。咸丰五年,恭亲王初解军机,仍赴上书房读书。是以我朝诸王,皆能通达简翰,雅度端凝,良由积学功深,有非寒士所能者也。

皇子冲龄入学读书,与师傅共席向坐。师傅读一句,皇子照读一句,如此返复上口后,再读百遍,又与前四日生书共读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谓之熟书。约隔五日一复,周而复始,不有间断,实非庶士之家所及也。

每日功课,入学先学蒙古语二句,挽竹板弓数开,读清文书二刻,自卯正末刻读汉书,申初二刻散学。散学后晚食。食已,射箭。每日一朝于上前及皇太后、皇后宫。率以为常,惟元旦、端阳、中秋、万寿、自寿,共放五日,余日虽除夕亦不辍也。

按《梦余录》文华傍室一编内载:明季太子出阁读书,讲官陈经于案,讲官读一句,太子照读一句,或五遍,或十遍,大约读重于讲,故官衔读列于讲之前,然通命之曰讲官云云。是胜国授读之法,不如本朝诵读之勤多矣。

按授清文者谓之塞傅(清语师也)。授弓马、蒙古语者曰谙达(清语作保傅解)。

又谨按同治初年,弘德殿启迪圣学之制,上御读案,南面正坐,师傅共案傍坐,与授皇子读书之体稍异。

祭马神

今满洲祭祀,有祭马祖者,或刻木为马,联络而悬於祭所,或设神像而祀。按《周官》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又胜国洪武二年诏祀马祖,皆此礼也。

以数目字命名

八旗幼童,喜以数目字命各,如七十二、八十三等名,多出於祖父母之纪年,因以为寿也。《洪武自叙世德碑》云:本宗出自金陵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世服农桑。五世祖仲八公,娶陈氏,生男三人,长六二公,次十二公,其季百六公,是为高祖考,娶胡氏,生子二,长四五公,次即曾祖考四九公,娶侯氏,生子曰初一公、初二公、初五公、初十公,凡四人。初一公配王氏,有子二人,长五一公,次即先考讳世珍云云。按其说是以数目字命名。非自今始矣。

理事同知亦用汉军人

直省有旗兵驻防处,均设立将军或副都统、城守尉统之,又必设置理事同知、通判以治之,凡词讼案件皆隶焉,旗民交涉之案,理事同、通会同有司审拟。向于京察一等之满洲、蒙古笔帖式内,记名推补,任满后以员外郎内升。若汉军笔帖式,则弗预也。考《八旗通志》内载,漕运总督郎廷枢,汉军镶黄旗人,由荫生补江宁理事同知,升南顺宁知府,氵存升总督,谥温勤。是从前汉军人亦可任理事同、通,且可外升知府,不转部曹。

军营马

寻常盗窃马匹,其罪甚轻;军营盗窃马匹,罪至大辟。盖行军之际,人倚马为性命,故重其罪如此,细民皆不知也。咸丰五年春,僧邸军次山东茌平县之冯官屯,时余以惠州通判奏留山东军营,委司营务兼总行营发审案牍。两营军士马匹,往往脱缰奔逸,啮食田禾。村民无知,辄拘而系之,甚而烹之。兵以盗马控民,民以纵马践禾控兵,其实皆诬也。奈窒于例案,稍一轩轾,皆成重罪。从中斡旋讲导,煞费唇舌。而兵民愚懵,不独弗感,辄恨恨两意不平。余惟略示鞭扑,笑而遣之。按康熙三年四月定例,公爵下、副都统上,出征临阵接战时坠马,人有以马与骑者,赏赉银一百两,参领以下银六十两,平人银二十两。国家爱养勋劳之恩,于此可见,而军中倚托马匹之功,更可知矣。故军中盗马之例綦严,实有道也。

按践禾不偿,见于《礼经》,况在军旅之际,既未便长兵之骄,更未便启民之横也。后世不遵古训,乃以小说曹瞒践禾自罚为美谈,岂不谬哉。

太牢

今人率以牛为太牢,羊为少牢,盖出于《管子》之言,余臆颇以为疑也。《说文》牢为闲养牛羊之圈,非为牛羊之名也。故狴犴亦谓之牢,乃喻狱囚如将刑之牲也。《周礼?天官小宰》注曰,“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则牢为盛牲食器可知。故言夫妇者曰共牢而食,乃同寝馈之意,非言共食一牛可知矣。《史记?平准书》曰:“盐官与牢盆。”注云:古人名廪为牢盆者,煮盐盆名。乐彦云,牢乃盆名,其义更晓。古人享贵客必具太牢,应似今之宴客有三大件、五大件之名,否则每食辄具牛肉,亦甚无理。太牢即巨簋,故用以盛牛,若羊脔少杀,故用少牢,如今之盛淆,或用冰盘、海碗,或用七寸盘、小海碗、大碗之意。其曰太牢、少牢,决非指牛羊而言也。

按汉光武丙申十二年祠蜀士谯玄以中牢,今人鲜有用中牢二字。

习气不除利害不同

文端相国鄂尔泰,在雍正、乾隆年间,勋业最盛。其时满洲秉政大臣,鲜有科目,独文端举人出身,是以于文襄相国舒赫德请改考试不用八比一疏,独持不可。此无他,自高其技之意耳。又喜胡中藻之时文,谓昌黎而后一人,累加荐举,位至卿贰。及鄂没未几,胡中藻左迁光禄寺卿,怨妄悖逆,行于吟咏,刊刻成集,被人奏劾,经御笔摘出悖乱之诗成帙,置以大辟。鄂之侄巡抚鄂昌,因与胡中藻唱和诗词,牵涉下狱。此实习气未除之害也。康熙中,相国明珠黑头三公,势位极盛,后人不甚指摘者,因其子性德,少人词林,延纳名士,文章诗酒,翰墨飞腾,与宋臣张魏公得收誉于南轩相似。固知习气有幸有不幸,亦看所取之士雅俗真伪耳。

按鄂文端之子侄,由八比应进士科入翰林者五六人,最著者总督鄂容安及翰林鄂敏、鄂伦也。其不肯改易八比之制,固不免于客气而自胜矣。

打尖

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巡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此璺醭

京师人以足蹬物而升曰此。按《吴都赋》,抗足以此之,是古人已言之矣。又瓷石器皿破而未拆,纹痕宛然曰璺。字典云,器破而未离也。白香山诗,“雨后山容璺”,已用之矣。酒醋败而生白,南方曰生毛,京师曰生白醭。按醭字,普卜切,酒生白也。

马台石

京师阀阅之家,门外置石二块,形如叠几,谓之马台石,又曰上马石。按《周礼?夏官司马?隶仆》:王行,洗乘石。”注云:“王所登上车之石。”是此物由来久矣。

揲杯

广东土人祈祷庙社,有揲杯之法,以竹根制如冬笋式,而中分之,每祈祷如北俗求签法,跪地祷祝,随手掷之,以一仰一覆为圣杯,两仰为平,两覆为咎。按宋太祖微时,尝被酒入南京高辛庙,香案有竹杯,因取以占己之名位,一俯一仰为圣,自小校至节度使,一一掷之,皆不应,忽曰,“过此则为天子乎”,一掷而得圣。晏元献为留守题庙诗云,“庚庚大横兆,謦如有闻”,盖记是也。此事《宋史》本纪不载,惟见于《石林燕语》中。又《金史》海陵王初过良乡县料石冈神祠,持杯交祷曰:“使吾有天命,当得吉卜。”投之吉。又曰:“果如是卜,他日当有报,否则毁尔祠宇。”投之又吉。故于贞元元年封料石冈神为灵应王。按二说,是揲杯之法,从前不独盛于岭南矣。

太平鼓

京师正腊两月,有击太平鼓之戏,以驴羊之皮冒于铁圈,作纨扇式,柄末另有大圈,贯以铁环,随挝随摇,铮铮聒耳,甚无味也。初只见儿童嬉戏,后则无赖子于上元灯市,百十成群,乱挝乱哄,因缘为奸,俾鼓声以掩之。道光初年乃有禁令也。按程大昌《演繁露》云:“湖州土俗,每岁十二月,人家多设鼓而乱挝之,昼夜不停,至来年正月半乃止,名打耗,言警去鬼祟云云。余谓当是太平鼓之滥觞也。

科班

菊部子弟,以童稚教习而成者为科班。京师唱旦者言其投师学艺之年,亦曰某科。凡同科者,则序弟兄,迟一科者,则论先后辈,无敢抗礼,亦可噱也。按宋时官妓为出科,私妓为不出科,是贱役窃士大夫之名久矣。

取灯

京师有市取灯者,其名甚雅。以芝麻秸削为细枝,涂硫磺于顶,遇火即燃,用以引烛。《辍耕录》云: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儿。盖以发火及代烛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业,岂即杭人所制欤?又陶谷《清异录》言,引火奴,又名火寸,皆此物也。

按今海国所来洋取灯,略如此制,不必用火为引,惟向粗木或沙布一划即燃,更为简易。

京师人尝以麋麈之角,或象齿驼骨,制如牛角式,长二寸余,系于腰间,为绾佩削火镰之属,向无定名。按此物最古。《诗?卫风》:“芄兰之支,童子佩Δ。”传曰:“Δ所以解结。”《正义内则》云:“左佩小Δ,右佩大Δ。”注云:“Δ貌如锥,以象骨为之,是可以解结也。”应即此物。

老娘

京师呼收生婆曰老娘,不伦之甚。按《辍耕录》言:“娘字初非妇人尊称,世谓稳婆曰老娘”云云。其由来亦久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