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将血>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尾声(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尾声(二)(2 / 2)

种七娘一直居于长安,终老于此。</p>

不是她舍不得长安的繁华世界,而是她出身种氏一族,到底受了族中羁绊。远不如其他人来的那么洒脱。</p>

同时,她也是大秦有史以来,第三位女性大将军,一直把持着羽林中郎将之职,直到其故去,羽林中郎将一职,才被朝廷削去,不再设此武职。</p>

承恩湖畔的大长公主府,靖佳大长公主,也没出走。</p>

其实。这才是皇帝陛下最为担心的事情,直到亲耳听闻,大长公主还安安静静的呆在公主府内,才算安下心来。</p>

靖佳公主,他的姑姑,自母丧之后,皇帝陛下对于这位常年居于宫外的姑姑的感情,后宫嫔妃,谁也及不上。</p>

若是也没了踪影,连皇帝陛下自己也不敢保证。不会派人向北追下去,将大将军赵石的家眷,都给捉回来了事,管他什么君臣之义。兄弟之情呢。</p>

赵石妻妾之中,留下的也并非只一个种七娘。</p>

惜红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儿子任上,跟随种七娘回转的,还有一位陆氏夫人,后来居于晋国公府中,很少有人再能见到了。</p>

后来。名传天下的陆氏琴书,便乃其人遗作。</p>

诺大一个晋国公府,只剩下了几个妇孺之辈,冷清的很。</p>

但京师之中,却没谁敢欺上门儿去。</p>

因为逢年过节,晋国公府依旧门庭若市,宫中赏赐从来不会落下这一家,晋国公旧部入京,也从来不会过门而不入。</p>

不管主人接待不接待,都会送上拜帖求见。</p>

人走茶凉这一说,用不到大将军赵石身上,因为大将军赵石还活着,余威凛凛,可泽百年。</p>

也许有人会在私下埋怨,大将军太过无情,撒手离去,一点不顾念众人将身家性命托付于其人的情谊,也顺手将众人置于了不测之地。</p>

但那最多最多,也就是暗自牢骚两句,敢当着旁人之面说出来的,是一个也没有。</p>

反而,许多人都是有愧于心,将大帅逼得远走塞外,再无人能于朝堂之上,为他们遮风挡雨了。</p>

不管怎么说,反正晋国公府,自大将军赵石去后,却还是长安城中,最为特殊的一处所在,百年之后,也不见得有人敢于在这家门前放肆。</p>

大秦成武十八年,重新安定下来的大秦,再启战端。</p>

集河南,河北,河中,河东诸路兵马,共三十余万,大举南下。</p>

十八年秋,围襄阳,秋末,破江陵。</p>

十九年,围有一载的襄阳坚城,终于陷落。</p>

因在襄阳城下,吃尽了诸般苦头,城破之后,大军蜂拥而入,大将军种燧等虽极力约束,却还是差不多血洗了襄阳坚城。</p>

襄阳岳氏,百年大族,除岳东雷以及几个子侄战死于襄阳城头外,其余岳氏亲族,尽成秦军刀下之鬼。</p>

成武十九年,南宋亡。</p>

成武二十年,秦军平定两淮。</p>

成武二十一年,南唐遣使求和,准备与大秦划江而治。</p>

成武皇帝不允,讥刺于使者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p>

成武二十一年秋,大秦水师与南唐水军战于江上,大败,临江侯赵方战死。。。。。。。</p>

成武二十二年,秦军续来,先破南唐水军左大营,水陆齐进,破南唐水军右大营,南唐水军覆灭,长江天险,不复存焉。</p>

二十二年秋,秦军不费一兵一卒,破南唐都城,虏南唐君臣北归,其余各处,望风而降,江南遂平。</p>

中原之战,也落下了帷幕。</p>

至此,大秦一统天下,再无抗手。</p>

这一年,成武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祭告祖宗,改元天定,也象征着,几百年诸侯割据,战乱不休的时代,终于结束了。</p>

成武二十四年,成武皇帝遣大将陆相,率兵十万,灭大理。</p>

这个时候,让很多人莫名其妙的是,成武皇帝陛下突然令安国侯赵葵,率他那已经颇具规模的水师,出长江口,沿大秦已经颇为漫长的海岸线,晃悠了一圈,一直去到辽东,才在高丽国王战战兢兢的再次送来丰厚的供奉之后,施施然回转。</p>

因为皇帝陛下,可没忘了当年之约,是想叫某人看看,大秦的水师,可是已经出现在了海上呢。</p>

而这个时候,其实两位君臣,已然成了儿女亲家。</p>

因为成武十七年,太子李珀上疏,请立太子妃,人选则是晋国公长女**雀。</p>

这个时机,选的很是不错,不管是念及君臣情谊,还是当时国朝大势,皇帝陛下毫不犹豫的点了头。</p>

而大秦的臣子们,反对者,也是极少。</p>

明摆着的事情,太子其意甚坚,而当时,军心动荡难安,也需要这样一场婚事,来让军人们明白,朝廷既往不咎之心。</p>

于是,一场堪称盛大的婚礼,在长安中举行,太子殿下,终于有了太子妃。</p>

**雀,也就是日后的隆庆皇后。</p>

这位皇后娘娘可不简单,出身自不必提,还与军中一些后起之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可不是说其不守妇道,而是这位皇后娘娘本就出身国武监。</p>

到了太子李珀登基为帝的时候,她的那些国武监同窗们,多有身居要职,显位的。</p>

这些人,也许会违逆圣旨,不听军令,但只要皇后娘娘一纸相招,各个都愿赴汤蹈火。</p>

这在日后,给大秦朝廷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但也在嘉定年间,在弥平云南三族之乱,平息诸子夺位之争,临清郡王谋逆等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

这位皇后娘娘在位三十多年,刚毅果敢,宫内宫外,尽都敬畏有加,最终,却与他父亲一般,对唾手可得之皇位,不屑一顾。</p>

顺手塞给了还在少年的小儿子,也顺便成就了有一位世人传颂的英明君主。</p>

这位帝王,也终于让大秦来到了繁华似锦,烈火烹油的盛世时节。。。。。。。。。</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