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152章 让你衣锦还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 让你衣锦还乡(2 / 2)

杜中宵笑笑没有说话。后世有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做地方官的油水之大。清官尚且十万两,若是再贪上一贪,一辈子就衣食无忧了。当然,宋朝由于财政中央集权太过厉害,又不许在辖地置办产业,地方官没有这么大油水,但好处总是免不了的。

火山军的财政状况良好,程师孟非常满意,从公使库里取了五百两银子,做为杜中宵回京路上的花销。公使库就是干这个用的,杜中宵欣然笑纳。自己到河东路近三年了,也该带些钱回家。

十三郎对火山军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感情,又离家数年,有些兴奋,坐在杜中宵房里,说来说去说个不休。从对杜中宵未来前途的憧憬,到家里人见到自己该多么高兴,翻来覆去没完没了。

杜中宵面带微笑,听他乱讲。他随自己数年,这个时候,不能扫了他的兴头。

说到最后,杜中宵道:“等我们回到中原,天气就该冷了。既然别人送的有羊毛呢,等到了京城之后,寻个高手匠人,给你和父母兄弟一人制一件袍子,风风光光穿回家去。”

十三郎道:“那可是好,谢过官人了!不过,似我这等身份,家里人在乡下地方穿这种袍子,只怕被人笑话。官人不如折成现钱,我带回家去。”

杜中宵听了就笑:“钱是钱,衣服是衣服,怎么能够混为一谈?你随我数年,怎么可能少得了你的钱?放心,到时让你带锭大银回家,买些田地,置办家业。”

十三郎听了,猛地一怔:“怎么,官人要遣我回家,不要我侍候了?”

杜中宵道:“你随在我身边,有吃有喝,也要照顾家人。置办了家业,家人衣食丰足,你跟在我身边没有后顾之忧。等再过几年,找个机会,也给你补个官身,做个官儿。”

十三郎听了,展颜欢笑。虽然陈勤和陶十七做了官之后,不得自由,他看着有些难受,但说实话有时候还有些羡慕他们。自己一个种田郎,能做个官威风一番,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杜中宵的官职再升,就有恩荫名额了,他家里人丁稀少,十之八九就要便宜十三郎和罗景。不过这种小官不用太羡慕,职权不大,事情不少,就是份吃皇粮的工作罢了。

庆历新政的时候,范仲淹等人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觉得恩荫过滥,大力裁撤。可实际上折腾一番过后,没过几年,就一切如旧。学历史的时候,针对宋朝的恩荫,书上也大力鞭挞,认为是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杜中宵开始也这么觉得,后来就想开了,其实有什么呢?有恩荫之权的官员,满打满算不过几百人,能够恩荫多少名额出去?几千?对这么大一个国家算什么,这种事情根本就防不住。

恩荫的说是官,其实大多不过是前世的公务员而已。就是那个时代,,把这些历史上的弊端从头到尾批判了个遍,作为一个实任的市厅级官员,谁没有塞十个八个公务员。现在只是摆在台面上,没有这种明面上的制度,私底下一样地龌龊。政治上的问题,本就不在这里。

说是冗官冗吏,其实朝廷的财政支出,十之七八是军费,再扣去杂七杂八,有多少是因为官吏多了不够用的。这个年代的官吏并不多,真正有问题的,是有多少人占着位子不做事,或者不称职。

杜中宵自己知道,十三郎跟在自己身边,这几年做的事情,不下于一个小官。而且因为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对官场熟悉,做个小官绰绰有余了。做个小官又怎么了?不是他做,不一定会是什么人做呢。

大宋朝政,第一是军政,第二是养兵的财政,其他都是细枝末节。就是负担沉重的军政,最大的问题也不是花钱太多,而是花了那么多钱,打不了胜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