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2 / 2)

宋朝文官出使,会遇到自己的粉丝,新时代的文人出使,以能见到偶像为荣。甚至即使见不到自己的偶像,能够踏上偶像居住的土地,那也极其的荣耀。新时代的文人们,把中国古代的文化成果,几乎全部加是朴素的、原始的、简陋的之类定语,不是因为他们高级,也不是因为他们厉害,是因为他们学到了洋人知识。洋人的文化自然是高级的、先进的、键全的,他们眼里中国文化,自然就只配那些定语。

文人们的眼里,为什么中国会落后于洋人?一切都是祖宗不积德。宋朝开始崇文抑武,汉朝开始独尊儒术,要是不这样做,早去学洋人,这些文人出身生活的年代,怎么会被洋人欺负呢,总也会是洋人中的一员哪。大汉威加天下时,四海之内,皆为臣妾。宋朝文化鼎盛时,万里之内,尽皆宋风。对这些人来说都不重要,他们眼里最重要的,是怎么不早去学洋人。

杜中宵初登第的时候,还想着用后世知识,做出政绩入庙堂,为这个世界带来开明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官做得久了,书读得多了,才知道,自己幸亏没那个机会,不然好尴尬。多尴尬?就跟这个时候的宋军对千年后的人民军队说,你们不行,让我铁血强宋的军队教教你。

文化对内表现出来的是凝聚人心,让百姓感到幸福,让政权有坚定的民心支持。对外表现的,则是外族心慕华风,主动取汉名,用汉字,说汉语,读汉人写的书。这可不是靠诗词歌赋来的,那只是文化的小节,是业余活动。真正吸引人的,是文化中的理论。

文化思想为政治提供坚定的理论支持,最强大的战斗力就表现在政治上。前次京城演武,让杜中宵觉得这个世界很荒诞。不是因为胜负,而是京城禁军,大部分的指挥和行动都是按着错误的程序运行,好像套招一样,被张岊捡了一场大胜。京城禁军荒诞,如果文化是战争,前世岂不同样荒诞?

前世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人民军队是人民政权的根基,政治原则很分明。最基本的要求,就有一条政治过硬。但就是有军人自豪地说“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种思想哪里来的?文化人吹出来的。人民军队的口号就是“为人民服务”,根基当然是人民,扯东扯西想表现什么?

中国没那么落后了,也要向外边输出文化了,输出什么呢?只能说一言难尽。真正对国外产生影响的文化输出,杜中宵仔细想想,大概只有两项是实打实的了。一是电影上夸张表现出来的,一个外国小伙见到了中国人,啪两手一拍,摆个资势,然后来一句:“中国功夫——”一定要带着外国人口音。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军队的军队的军容、军礼、军制等等附属于军队的内容,是真地输出。

其他的文化输出,就透着荒诞的味道。前世最常被人津津乐道的饮食文化,烹饪技艺,活生生在中国本土变成了“料理”,自己人都觉得要用日本名字才显得上档次,有文化,你输出到哪里去?你说这道料理表现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输出中国饮食文化呢,还是向人展示日本人会起名字呢?一二十年的时间,学校外面用的男人女人,男孩女孩,变成了男生女生,谁都知道这是来自于港台,然而这样说好有气质哦。学校里面,好好的同学,变成了学长学弟,学姐学妹,学湾湾,湾湾则是学的日本。曾经很正常的人工智能,各种智能化,突然就成了各种智慧了,还是学的港台。这一切的发生,可是在经济已经赶了上来,中国人有自信,文化人有底气的时候。

这些表象,展现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怎么样?说复兴传统文化,推崇三字经。不谈思想内容,这是蒙学读物,就是说当时文化人的传统文化水平,还在蒙学阶段,是半文化盲呗。出来推行传统文化的文化人,自己都是半文盲,还说什么呢。除了推广三字经,推广传统礼仪,找什么人呢?说相声的,敲大鼓的,来给你讲讲老礼儿,一定要带个儿话音。不带儿话音,体现不出幼儿园水平。

传统礼仪,讲老礼儿?处处透着荒诞。这个年代有太常礼院,时常重定新礼,那些各种典籍,是让你参照着来定新礼的,讲老礼儿要他们干什么。

礼和乐是联起来的,礼乐。礼是用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体现时代风貌,自古以来都有。前世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就是那个时代的新礼。新社会,不用旧的典籍,脱离了古典时代了。乐,不是简单的指音乐,或者说主要内容不是音乐。乐是正音,正音之后,来统一度量衡。度量衡中有一个单位,钟,就是乐用来正音的。定了乐,就是定了度量衡。礼是确定人的正确行为的,与礼相对,乐是确认自然界的标尺的。什么叫作有文化?这样定度量衡才是有文化。手肘定一个单位,脚长定一个单位,一个两个马屁股一个单位,你敢说是有文化?杜中宵建铁监的时候,只是统一和标准化,没有重新定义度量衡,因为他真地不会。按照上面说的随便定单位,会让这个时代的文化人当猴子一样看的。以乐正音,来定度量衡,可以在文明不断绝的情况下,后代一步一步重新追溯回去,哪怕用的办法非常原始,却有效。

文化是一个体系,表现在方方面面。民间文化是皮毛,政治、经济、法律等等上层建筑,才是集大成者。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样一句违反军队政治原则的话,能被文化人吹嘘,甚至能够反过来影响到军人,说明了时代文化的虚弱。人民政权的政治使命,写在大门边:“为人民服务”。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应该是从这一句话生发开去,形成完整体系的。“为纳税人服务”,“要对纳税人负责”,这是与政治原则严重不相符的,却被文化人当作口头禅,影响到官员,你敢说时代有文化?

文化展现为官员的政绩,就是文治,与武功相对。文治的极致,是天下归心,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政权民心所向。文化是文治的根基,整个社会处处透着一副没文化的样子,文治从哪里来。文治对内是天下归心,对外是远人慕化,异国异族向往学习你的文化。宋朝表现出的,是对面的契丹汉化,是旁边党项汉化,是后来的女真人汉化。军队打不过,谁有办法,摊上了这么一支先天不足、后天不努力的军队。

杜中宵前世,在有强大的军队保驾护航的情况下,不要说远人慕化,连收回和没收回的同族同文同种的人,都从底子里瞧不起你,不认同你,觉得他们该高高在上,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文化的虚弱,根基浅薄到了荒诞的程度。不要说敌人强大,不要说哪些人是畏威而不怀德,就是自己不行。文化人对着历史指点江山,不过欺负死人不会说话,会说话的,他们连最弱鸡的也打不过。

在军事上,杜中宵可以凭着自己记忆中的知识,打开一番局面。在文化上,凭着学来的那一点点皮毛,和浅薄文人灌输来的那一点点优越感,对这个年代有文人指点江山,会成为政治舞台上的小丑。具体措施可以,一旦上升到理论高度,就会发现人家比你懂。

欧阳修以治乱改革了天命论,为宋朝填充合法性根基,让后世的文人评点一番,一定会加上几个定语,简陋的,原始的,朴素的,等等,以显示他们文化层次的高级。然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贫究不是社会主义等等,却并没有超出治乱理论的框架。所谓的高级文化,表现在哪里?

如果杜中宵用后世学到的理论,来教育这个时代的文人,就成了嘲笑人民军队的大宋禁军。因为教给他知识的人,理论和思想高度,还远没有达到能够评点这个时代文化的程度。

如果说有让杜中宵可以在思想和理论上俯视这个时代的,其实只有简单几个字。

那就是,笨蛋,是人民。不管什么,只要在人民的立场上,就真正立足于不败之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