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211章 分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分岐(2 / 2)

听了这话,韩琦忙道:“如果用赵滋攻河西,北边的铁路——”

杜中宵笑道:“铁路虽然漫长,有专门的护路人员,赵滋的部队能起什么作用?他驻于伊州河州一线,主要防的是北边游牧之民。杨文广入河州,有两三千人足够了。”

韩琦点了点头:“如此说也有道理。数万大军攻河西,后勤物资能不能保证?”

杜中宵道:“铁路到星星峡,离瓜州三百里,有什么难处?河西数郡,人口不多,党项的驻军其实也稀少,算是比较弱的一路。赵滋只要抽出三万兵马,因粮于敌,只要没有大错,一两个月时间,就可以到凉州城下。那个时候,借助镇戎军的物资,一路西进,与狄太尉会师于灵州城下不难。”

韩琦想了想,点头道:“党项没了河西,横山被隔断,也难守住了。”

杜中宵道:“不错。其实现在朝廷兵马强盛,党项不敢与我野战。行军打仗,败了没什么,现在野战败了,那才是有大问题。灵州如果难攻,可以围而不打,径直派大军扫过兴灵之间土地。如果仅剩几座城池,党项还打什么?那时只怕有党项将领带路,自己就献城了。”

韩琦道:“听节帅意思,认为灵州并不好攻?”

杜中宵点了点头:“党项在顺化渡一战时吃了大亏,岂能不吸引教训?这几年,党项主要的精力就是花在建山河关和加筑灵州城上。其城墙加固了许多,用他们自己的炮试了许多次,绝对不可能用炮把城墙轰塌。而且他们这几年铸的炮,大多安在了灵州和河山河关,用了无数心力,岂是那么容易打的?”

韩琦叹了口气:“现在的麻烦,就是朝中大臣认为,灵州虽然加强,能挡什么样的炮?只要朝廷运过去的炮足够多,很快就能轰塌。所以兵力布置,是以秦凤路为主,其他只是牵制。”

杜中宵摇了摇头:“其实牵制有什么用?党项的兵马,与朝廷交兵,根本没有胜算。他们就是把山河关的军队全部调到灵州去,又能有什么用?不能与我军野战,这就是他们的死穴。”

以前党项军队的长处就是野战,攻城不行,守城同样也不行。顺化渡一战打掉了他们的信心,现在只能龟缩城中,已经是他们的短处。只是学着宋军铸了炮,靠着坚城固守,觉得守得住。

如果是杜中宵指挥对党项的战事,必然是从镇戎关出重兵,先围住灵州,而后扫清外围。如果灵州不好攻破,则直接绕过去进攻兴庆府,以部分兵力监视灵州。其间的要害,就是党项军队野战不敌,只要出城,就会被宋军消灭。现在到了火器时代,不是交通要道,死守城池没有什么用处了。

此次朝廷安排,是以秦凤路的狄青为主力,进攻灵州城。北边的韩琦则起牵制策应的作用,吸引党项大军,让他们不能在灵州集中大量兵力。实际上北边的韩琦没有什么用处,党项不敢出,他又短时间没有能力攻破山河关。兴灵一带山河夹峙的地形,导致了从北边进攻不易,而南边的灵州刚好是个出口。

韩琦曾经与杜中宵一起,指挥对党项的作战,见过了现在作战的形势。对朝廷的安排,隐隐觉得有问题,又说不清楚,只能够接受。听杜中宵一讲,终于觉察到,朝廷错在了哪里。朝中大臣们,包括狄青等这些武将,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宋军的变化,对前线战场带来的影响,依然按照旧的习惯安排战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