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80章 另起炉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另起炉灶(2 / 2)

耶律仁先看看其他人,面色黯淡,心中叹了一口气。攻破幽州之后,谁都看得出来,此战的大局已定。契丹的主力,全部被包围在武清。不断退路被封死,国几也无援军。

契丹这种游牧政权,倾国之力出兵,军队当然非常勇猛。但由于草原人口所限,这样规模的大军一旦被歼灭了,就是灭顶之灾。不要说再征集大军,部落的青壮短时间都补不上来。

如果消灭了耶律洪基,草原可以说是家家哭丧,很难有幸免的。由于缺少青壮,接下来的几年他们会非常艰难。不要说对宋朝造成威胁,就连基本生产都无法维持。

这是草原与中原大不相同的地方。由于人口差路,短时间丧失大量人口之后,草原很难补上来。不像中原地区,没了几十万军队,眨眼就可以再拉出几十万人来。

说了几句闲话,杜中宵道:“听闻留守写信给武清的耶律洪基,结果他不但不醒悟,反而还大骂留守。似此是非不分之人,必然时日无多。诸位先在雄州住些日子,等候朝旨吧。”

说完,吩咐人把耶律仁先等人带下去,关押起来。

众人出去,杜中宵对富弼道:“此次幽州俘虏的契丹人中,有不少的汉人大臣。如何处置,朝廷还没有旨意下来。太尉以为,应该怎么做?”

富弼沉吟一会,道:“既然是契丹大臣,与契丹人一样处置即可。不过,这些大臣中,颇有些有用之才,若是弃置不用着实可惜。这些人,虽说是汉臣,可从他们出生,这里就属于契丹,又有什么办法?”

杜中宵道:“话是这样说,可若是不惩罚,会给人闲话。虽然自出生起便就在契丹境内,他们可以不做官吗。做了官,当然就要承担做官的责任。依我之见,除非是特旨,还是把这些人弃置不用的好。不连累他们的子孙,已是朝廷恩典。若不然,那些及早回归朝廷的人,如何心服?便如马怀德属下,有一个师主孟党,便就原来是幽州人。去年他带着人南下,然后进军校,今年在乾宁军多立战功。像这种人,才是要重用的。重要孟党这些人,给别人做个榜样。”

富弼道:“太尉说的是。只是许多大臣弃置不用,觉得可惜而已。”

杜中宵摇了摇头。有什么可惜的?这个世界,什么人才都缺,就是做官的不缺。不说这些契丹大臣负什责任,他们曾经在契丹为臣,用了之后,就有无穷麻烦。还不如一切弃去,整个幽州地区全部重新开始得好。重新来过,以前的一百多年就此忘了吧。

幽州地区汉人最多,其次是渤海人,数量也不少。契丹是一国两种制度,汉人用汉法汉俗,契丹人用胡俗。渤海人是跟汉人一样,用的汉法汉俗,跟汉人一样看待。实际上,在宋朝之后,渤海人也就不存在了。契丹国内的民族,最大的有四个。除了契丹人,还有奚人、汉人和渤海人。契丹人和奚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习俗也像。汉人和渤海人的关系很密切,习俗也像。

占领幽州之后,对这里的治理,与内地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不过,杜中宵不想照顾这些区别。奚人就作为契丹人看待,渤海人直接当作汉人,省却无数烦恼。现在朝廷的财力,有底气这样做。而这样做最关键的,就是弃置契丹官员不用,全部从内地派官员来,完全用汉法。

富弼说的对,有的契丹官员弃置不用着实可惜。但可惜就可惜了,又能影响朝廷什么?

送走了耶律仁先等人,杜中宵回到住处。泡了一壶茶,坐在椅子上休息。此战之后,契丹政权很可能就此覆灭。接下来,宋军可以派一二十万人北上,平定草原地区。没了这些主力,应该就没什么大的战事了。平定了草原,修一条铁路,几千年来的草原威胁应该就此消失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