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皇明天子> 第二百一十章 计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章 计司(1 / 2)

皈依者狂热,不仅仅会让皈依者献上他的忠诚,更会让他对自己的母族产生一种奇怪的歧视,对于母族任何的政令都会曲意解读,这种曲意,会让皈依者对母族的政策产生极大的误解,进而误判。

但是范文程这个狗东西,就离谱。

在他前往抚顺投靠老奴酋之后,这十二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地地道道为建奴主服务了十二年,做了十二年包衣奴才的狗东西,居然对大明的任何政策没有任何一点的偏见。

在范文程写来的议和议程里,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范文程提出的议和条件,万历年间的大明明公们,是决计不会接受的,但是此时的大明明公们,反而会乐于接受。

而且范文程居然海疆这份议和的议程发了很多份,大明的群臣都知道了这份议程。

这是在干什么?

挑唆。

不得不说,范文程对于大明皇帝和大明群臣之间的矛盾,一清二楚,直到现在依旧不落伍。

这就是让朱由检十分难以理解的地方,这狗东西也太赖皮了。

“虽然这次建奴两线作战,两头受阻,但是建奴的损失其实很小很小,他们最大的损失就是在察罕浩特被包统点燃的那批粮草,当然已经被沈棨给补齐了。”朱由检十分生气的说道。

朱由检为什么十分忌惮建州的武力值?

在来到大明之前,朱由检对于建奴的八旗军是十分看不上眼的,甚至认为明清之战,更像是菜鸡互啄,毕竟电视剧里,建州和大明的作战,都是拿着刀片子砍人。

甚至他对大明和满洲之间的战争扼腕,别人已经在开海搞殖民了,这俩货还在窝里斗。

对于同时代的欧罗巴,西班牙方阵和瑞典旅,朱由检是十分喜爱的。

但是真的到了大明,朱由检才恍然发现,此时的大明,即便是已经到了日暮西山的时代,依旧保有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团,依旧保持着武器装备的领先,依旧是世界第一强国,依旧是天朝上国般的存在。

大明依旧拥有这个世界上独一档的重兵兵团,从士兵的素质、训练程度、阻止配合、火器装备、战术表现上而言? 都是世界最强。

金尼阁这些传教士们? 甚至认为他就是三位一体神的化身。

而八旗军,从努尔哈赤起? 就摁着大明朝的精锐部队打了一次又一次? 萨尔浒、沈阳、广宁,三次大战? 大明均已败北而告终。

如果萨尔浒之战、沈阳之战、广宁之战都有些遥远,那么去岁? 也就是天启七年? 黄台吉的立威之战,攻打朝鲜,就让朱由检感到了骨子里的颤抖。

什么欧罗巴的西拔牙方阵、什么瑞典旅,在东亚这块? 根本上不了桌。

比如被吹爆了的欧罗巴棱堡和窖式、双窖式炮台? 附属配套的火炮营、军营、仓储等作战模块,在大明和建州的战争中,是已经被淘汰的作战方式。

天启七年,黄台吉令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八旗兵三万多人? 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在这个作战过程中,有一处战场? 叫做南汉山城。

而南汉山城的就是依山而建的城池,这座城池有两个大大的臂膀? 这两个臂膀,就是由棱堡和窖式、双窖式炮台构成。

而朝鲜防守方共计一万两千余守军? 每人持有长短铳各一柄? 每人有二十发火药和子弹的配给? 而后勤还有第二十一发到第三十发子弹所需要的火药的药包,随时分发给将士们。

朝鲜给棱堡的名字叫做曲城。

而且以南汉山城之战为例,南汉山城完全是照搬大明的山城防御体系建造,这一个体系给三万左右的八旗军,造成了大约四十余天的困扰之后,就被阿敏攻陷。

而在三十年战争中,欧罗巴的火枪的弹药和备用弹药的数量是多少呢?

两发。

大明和建奴之间的战争已经脱离了这种落后的战争方式,而是逐渐演变成了大兵团作战的密切配合,大会战、运动战以及歼灭战的领域。

这不是让朱由检胆颤的原因。

说实话,真的比拼火枪、火炮、火药数量、后勤、兵源、组织程度、战术、战略,朱由检心里是不慌的。

大明嘛,比其他他不敢说,但是比战争底蕴,朱由检还是有信心的。

欧罗巴的排枪、手推炮、西班牙方阵、瑞典旅、棱堡、窖式炮台这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东西,都是大明的藩属国朝鲜玩的,大明和建奴都不玩这些落后的战术了,否则南汉山城也不会被四十六天攻破了。

在萨尔浒之战大胜特胜之后,努尔哈赤的建州三卫的人丁,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建州女直人口暴涨,直接涨到了约三十余万成丁,近五十万丁的蒙兀人和海西女直人,被收拢到了努尔哈赤的账下。

而熊廷弼在沈阳保卫战中,多次主动出击,一度曾经打的老奴酋手下的人死的死、亡的亡,最低的时候,一度打的建州女直低于五万成丁,多数被收拢的成丁开始成规模的逃跑,而归附的蒙兀人和海西女直有了逐渐脱离的趋势。

正式在这种背景下,老奴酋才将自己的黑旗交于弟弟打理,而自己亲自领红旗,也就是后来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来稳定军心。

在当时,甚至连十多岁的孩子都要拿着武器上战场。

当然后来大明朝廷诏熊廷弼回京,任袁应泰为辽东巡抚,给了努尔哈赤极大的喘息之机。

这是什么?

韧性。

如此程度的伤亡之下,建州还能保持奇高的斗志与士气,并未崩溃,甚至还最终打下了沈阳与广宁,一路南下,打到宁远被炮轰了回去,才算停下。

而建州在老奴酋起兵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老奴酋的军队一遇到对峙,就会士气崩溃,后军直接逃跑,让老奴酋殿后。

而老奴酋获胜之后,下令不得烧杀抢掠的传令兵,去传令也会加入到烧杀抢掠的地步。

这是什么拉跨的组织度?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奴的军队的组织度已经逐渐超过了大明,令行禁止,进退有据。

沈阳之战的多次攻伐之中,建奴的撤退十分有秩序,以至于让熊廷弼都有些绝望,最终不能追击。

而不要追击的将令,最终成为了熊廷弼被朝廷召回的主要证据。

对方在撤退的时候,为什么不追击,扩大战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