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残垣梦> 第三章 推改革未料陷困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推改革未料陷困境(2 / 2)

“结论呢?”邵靖华打断道,“你说了这么多其他报社如何如何,是要我们学习这些低俗小报做些猎奇的新闻吗?”</p>

“靖华,耐心点听雨霖说完嘛。”潘兆新见邵靖华出言多有冒犯,担心地看了苏雨霖一眼,没想到她气定神闲地说:“恰恰相反。我认为我们应该做更有深度的内容。”</p>

苏雨霖从座位上站起,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写了四个字——明诚周刊。</p>

“我建议明诚报社改版为《明诚周刊》,明诚报社在新闻速度上并没有优势,记者们疲于奔命,到处采访,但收获并不理想。我认为做新闻类报纸无法发挥明诚报社的优势。我们的文章在深度上是其他报纸很难匹敌的,如果改为周刊,放弃追新闻,而是写更深入的评论,一定会大受欢迎。”</p>

“我同意。”肖晗如支持苏雨霖的想法,她对报社里那几位新闻记者的工作能力确实颇为不满。</p>

“可报社里很多人都是做新闻出身,并不擅长深入的长评。”潘兆新皱起眉头。</p>

“可以换人。”苏雨霖顿了顿,继续道:“我认为可以做这么几个栏目,首先是晗如和靖华擅长的时评,然后是兆新擅长的叙事文与小说,接下来是散文诗歌,这个部分我可以负责,另外,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个人物专访,目前少有人做,尤其是经济方面的人物。至于人员,阿竿可以继续负责拍摄照片,其他人自行选择,做得了就做,做不了就走。”</p>

邵靖华、潘兆新和肖晗如都沉默了。许久,邵靖华先开口道,“想得太简单了。改革哪里这么容易。”</p>

“我觉得方向挺好的,可以试试。”潘兆新道。</p>

“我也觉得值得一试!”晗如看了看靖华,“靖华,你说呢?”</p>

“如果《明诚周刊》失败了,你打算怎么收场呢?”邵靖华缓缓道,语气中不是质疑,更多地是权衡。</p>

“我可以赔偿报社的经济损失。”苏雨霖脱口而出道。</p>

“哼。”邵靖华冷笑道:“苏大小姐,我奉劝你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明诚报社唯才华论,不是说谁家境殷实,谁就有话语权。”</p>

“我不是这个意思……”苏雨霖被“呛”地不知所言。</p>

“你们再论论吧。报社确实需要变革,但也要深思熟虑才好。”邵靖华说罢便起身离开。苏雨霖见邵靖华不置可否,心中有些失落,不知为何,这令她更加急迫地想证明自己是对的。</p>

次日,潘兆新在报社里试探性地同大家说了苏雨霖的想法,果然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毕竟大多报社成员都是做新闻出身,这一结果也在苏雨霖的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事情发展地比她想象中更糟糕——有人嗤之以鼻,公然道:“我们是要把明诚报社的未来交到一个商人手上吗?”</p>

“因为许多报社哗众取宠,我们就要改变初心吗?”一人附和道。</p>

“我们的初心是什么?”苏雨霖安之若素地面对这些质疑,“我理解,我们的初心是做有良心有深度的报纸,新闻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我只是希望明诚报社找到一种更合适、更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方式。”</p>

“销量能说明什么,我们都不在乎多赚这点钱。”</p>

“恕我不认同这个观点,销量关乎报社存亡。”苏雨霖回应道。</p>

“从日报改成周刊,只做深度内容,这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大部分普通读者,而去迎合那一群相对高知的读者,我觉得这就不符合我们的初心。”</p>

“我认为我们必须放弃大部分普通读者,因为明诚日报销量下降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兴趣开始转向那些猎奇的小报。如果我们试图吸引所有读者,最终一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就算我们不学那些猎奇的小报,只是认真做新闻,我们也很难与其他日报竞争。恕我直言,我们的新闻速度不够!大家有没有想过读者到底喜欢我们什么?他们就是喜欢靖华、兆新、晗如他们深入浅出的文字,而不是期待从我们的日报里获得什么新的见闻,因为我们的新闻根本就不‘新’。”</p>

这些话彻底激怒了报社的新闻记者。在他们听来,苏雨霖这话分明是说明诚报社靠的是靖华、兆新、晗如,而他们这些做新闻的记者本质上毫无贡献,这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大家都是聪明人,并没有直接说出心中的不满,而是私下谋划着“对付”苏雨霖。</p>

这次讨论后,邵靖华和潘兆新收到一封联名抵制苏雨霖的信件,上面有报社里所有新闻记者的签字,最后一句明明白白写着:请对苏雨霖予以开除,否则我们将集体辞职。</p>

潘兆新收到信件后很紧张,拿着信件对大家说道:“都是各抒己见而已,这又是何必呢!你们大多是在明诚报社最困难的时候加入的,我和靖华一直很感激大家,不要因为这件事伤了和气。苏雨霖也是提出一个想法而已,我们素来是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既然大家不愿改革,那就算了。”</p>

苏雨霖收拾好书桌,拿着包起身道:“改革这种事是不能投票的,大家可以投票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发表,可以投票决定头版头条放什么,但不能投票决定一家报社的存亡发展。如果潘主编认为应该尊重大部分同事的意见,那该走的是我。”说罢便夺门而出。</p>

苏雨霖回到家中与家人共进晚餐。苏继宗见女儿心事重重的样子,便问:“在报社受委屈了吗?”</p>

苏雨霖摇了摇头,笑道:“可能是今天做采访有些累。”她自少时就很懂事,除非是病地很厉害,否则不会同父母诉苦,不忍心让父母分神照顾她的身体或感受。现如今父母虽不似先前那般忙碌,她却已习惯了报喜不报忧。</p>

临睡前,她还想着报社的事,心中有些焦躁,思忖之下,还是给文轩打了一个电话。</p>

苏雨霖将今日在报社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文轩。文轩闻后笑道:“那位邵主编说得对,你想简单了。”</p>

“您觉得我的想法有问题?”苏雨霖不解地问。</p>

“思路是不错的,但做法上欠考虑。”文轩耐心地解释道,“任何改革都要特别谨慎,因为一定会有人的利益受损。而且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这件事不能由你冲在前面与大家辩论,你不过是个新人,凭什么决定这些元老的去留呢。”</p>

“哎,确实……”苏雨霖微微叹了口气,“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p>

“首先获得靖华和兆新的支持,如果他们态度暧昧,就不能推。如果他们支持,可以在保留日报的情况下,先调动一些人做一期周刊试试看,如果周刊销量可观,再让两位创立者把你推到台前来做改革,阻力就会小很多。”</p>

“我明白了。”苏雨霖点了点头,“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p>

文轩并没听过孔夫子的这句话,但听她这样说便知道她“通”了,笑道:“你从小就喜欢偷听师父谈生意,耳濡目染,肯定不会差的。对了,改革的想法怎么之前没听你提起过?”文轩问。</p>

“是我太急了。”苏雨霖叹了口气。“一心想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早和你说就好了。”</p>

“你当然有能力!这一点无需怀疑。只不过,经营之事可不是有个好想法这么简单,你还是欠缺些经验。”</p>

“我去报社之前,请父亲大人教教我工作中要注意什么,他就搪塞了几句。”苏雨霖有些失落,“要是早得你们指教,肯定也不会显得这么幼稚。”</p>

“别人是去工作的,你又不是。”文轩笑道。</p>

“那你说我是去做什么的?”苏雨霖疑惑道。</p>

“这就要问师父了。我可不好说。”</p>

“大概是让我去磨磨性子吧。”苏雨霖想到此,心情竟好了许多。她忽然想起什么,转而问道:“对了三哥,你今晚没出去应酬么?”</p>

“本来是有的,我有些乏,就推了。好在是没去,不然错过了霖儿妹妹的电话那我真是亏大了。”</p>

苏雨霖被文轩的话逗笑了。二人又聊了几句才舍得挂电话。苏雨霖全然放下了先前的愁绪,安安心心地睡觉去了。</p>

次日,苏雨霖没有去报社,在书房心不在焉地看着书。管家苏富来通报道:“大小姐,外面有位姓肖的女士和一位姓潘的先生找大小姐,说是大小姐的同事。”</p>

苏雨霖带着疑惑随富管家下楼来到厅中。潘兆新见到她后赶忙上前抱歉道:“昨天是我说话欠妥当!你说的对,改革是不应该让大家投票。我和靖华商量过了,还是希望请你回去主持明诚报社的改革。”</p>

“大家这么激烈反对,我还能做什么呢……”苏雨霖叹了口气。</p>

“你走了之后靖华花了很长时间说服大家,大家现在都认同,先尝试出一期周刊,看看效果如何。”肖晗如笑道。</p>

“他不是很想赶我走么?”苏雨霖低声道。</p>

“他就是说话不中听,其实他是很支持你的。”晗如笑道:“他肯定会竭尽全力给第一期周刊写稿的!不过还需要你在一个月内找到足够多的供稿人哦。”</p>

“没问题!”苏雨霖胸有成竹道,“我三哥在文艺界有些朋友,我请他帮忙!”在她心中,“三哥”文轩是“神通广大”的,从小到大,每次她遇到困难,只要找文轩帮忙,总能迎刃而解。</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