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海不扬波> 第二十八章 美舰来访,邵钧崭露头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美舰来访,邵钧崭露头角(1 / 2)

邵钧第一次来到北京,心中充满神秘感。来不及多看多想,急匆匆赶到了西三环路上一个不起眼的院落,这是此行的目的地——刚成立不久的海军研究院。

政治部干部处,接待邵钧的是一个戴金丝边眼镜的人,面皮白净,目光深邃,很有内涵的样子,别人都叫他沙干事。沙干事正襟危坐,那双眼睛隔着办公桌,把邵钧从头到脚好一阵打量,问了些无关痛痒的事。磨蹭了有一阵功夫,沙干事收起调令,开出个行政介绍信,而厚厚的一本行政介绍信其实一直就放在桌面上。

递介绍信时还顺便冷冷地带上了一句话:“进北京不容易,年轻人要珍惜啊。”潜台词似乎是这毛头小子是怎么进来的。

到了舰船所,迎面遇到的竟然是军校时的系主任何教授,现在是舰船所所长了。何教授拉着他的手连连摇着:“来得好来得及时,事情太多了,鉴定会、审图会,一个接着一个。还有老舰改装……”

邵钧马上问道:“是导弹驱逐舰改装吗?怎么改?”

“主要是加装舰载直升机,后甲板要改成起降平台。怎么样,你对这个感兴趣吧?”

邵钧连连点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就知道你会感兴趣。”何教授拍着邵钧的肩膀:“我还记得你的毕业设计呐,两架海豚直升机。哈哈,所以到任后就想着怎样把你弄到这儿来。不知你这个南方人,在北京工作能不能习惯啊?”

邵钧说道:“这是小问题,能克服。”

“好呀,很好。那就尽早熟悉情况,开始工作吧。”

邵钧进入状态很快,工作也很投入,不像是新来的。一起新进来的还有一个叫楚芸芸的女军官,毕业于海军电子学院,被分在情报室。都是年轻人,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两个人很快就熟悉了。楚芸芸十六岁入伍,先是在东海舰队当通讯兵,后来考入军校。算起来比邵钧整整大了五岁,只是这种年龄上的差距从外表上不大看得出来。

一天不知怎么就聊起了在政治部报到时的事,邵钧说沙干事是如何如何的傻。楚芸芸笑得合不拢嘴,只好用手捂着:“还说人家傻,你才是傻呢。他那是在暗示你呢。”

“公然勒索?不会吧。”

“那是你说的,我可没这么说。”

“他勒索过你?”

“我?借他俩胆子。”

楚芸芸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突然露出一道不易察觉的威严。邵钧后来才知道,楚芸芸的家就住在海军大院,父亲是现任海军领导。

研究院以舰船所人员为主体,成立了改装工程组,何所长亲任组长,成员为海军各系统调入和借调人员组成的一支极具活力的青年“杂牌军”。这次由海军自行组织改装舰艇的做法是以前从没有过的,是何所长努力争取过来的项目,其最重要目的之一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培养研究院乃至海军将来的工程技术骨干。

工程组成立动员会在一个临时培训教室召开,何所长提笔在黑板上写下两行大字:人民海军即将进入海空时代,年轻人努力吧!一句话让这帮血气方刚的小青年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邵钧是造船专业的,被分派负责总体设计,这一切都似乎很自然。几个月后,方案设计完成,在开始技术设计前,全组人员来到了北方造船厂。

改装舰静静地舷靠在北方造船厂的舾装码头。这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导弹驱逐舰,该型舰在船体设计上参照了苏联“科特林”级和“快速”级驱逐舰的线型和布局,飞剪舰首,通长甲板,流体船形,看上去既雄伟壮观又不失灵秀。七十年代初正式加入战斗序列。在此之前的二十年间,海军只有四艘从苏联买进的自豪级驱逐舰,当时号称“四大金刚”。

可是,由于国家科技底子薄,舰上的武器、电子装备研制滞后,导致舰上的一些重要装备迟迟不能配套定型,无法真正形成战斗力,也难以担负海上战备勤务任务,几乎是在码头上停靠了十年。这十年间,周边国家的海军突飞猛进地发展,我们刚刚取得的一点领先优势又被时间蚕食殆尽。为此,部队多有抱怨。

改装势在必行,最重要的是加装海军第一套舰载指挥系统和直升机上舰。舰船所承担大部分内容的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并配合船厂施工。整个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拆除后甲板的主、副炮和深水炸弹系统,在舰上加装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和机库,按搭载2架直升机设计实施方案。卸下武备载重、铺设直升机起降甲板,势必导致船体重心升高,加装的直升机停机库加大了整舰的受风面积。这些都破坏了军舰的稳性和抗风能力。要在保证军舰的技术性能没有任何降低的前提下完成改装任务,这是总体设计面临的最大矛盾。

在由设计方、船厂设计所和舰队三方参加的设计方案讨论会上,船厂代表提出了在舰尾底部通过加载压舱铁来降低舰船重心的方案,既经济又简单易行。邵钧一口否定:“不行,绝对不行。”船厂设计所副所长见自己的方案轻易就被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军官给否了,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他吞烟吐雾,用夹着香烟的手指了指邵钧:“你说不行,请说说理由。”

“理由就一条,如果大量的铁块加上去的话,舰船水下磁场会发生极为不利的改变,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那是,遇上磁引信水雷就玩完了。”舰队代表马上附和。

“可以重新消磁嘛。”中年副所长仍不服气。

“开玩笑,那是一项牵涉面极广的系统工程,重新测算布置电缆要多少时间、费多少劲,还要拆多少东西知道吗,这将大大超出整个项目的预算。”会议室一阵静默。

邵钧望了一眼何所长,何所长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邵钧清了清嗓子,缓缓地说道:“其实除了压载,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切。”船厂的几个代表同时扭头看了邵钧一眼,一脸的不屑。

“关键的问题是压什么!”邵钧坚定地说:“铸铁肯定不行,理由刚才说过了。那除了铁,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呢?铅的比重是11。34,比铁大得多,不改变舰船磁场,价格也不是很贵,用铅来作压载物,可以达到设计效果。”

话音未落,会场上已是一片交头接耳。用铅来作舰上压载物?这可是闻所未闻啊。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铅是有毒的,压载仓将来的清洗保养怎么办?人员中毒谁负责啊?”一直没怎么吭声的舰队代表说话了,这是一位身体壮实的副支队长,说话的口气略带揶揄。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过了。”何所长站了起来,手里举着一份文件继续说:“这是我们邵工在国家有色金属研究院拿到的无害评估报告。上面的结论很明确,在我们军舰的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固体铅不会挥发出有毒物质。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为了进一步消除舰员的心理障碍,并方便将来的清洁保养,我们还可以采取在铅块上封盖水泥的措施,以保万无一失。”

会议室陆续响起了掌声,方案算是通过了。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开始了新的一页历史篇章。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活动日趋增多,在军事领域,两国军队各个军种、各个级别的军事代表团互访也络绎不绝,甚至在一些敏感领域,美方也主动提出与中国合作。包括向中国军队出售了当时美国最先进的“黑鹰”武装直升机,帮助中国空军改进和升级歼—8战斗机等等。到1986年,美国太平洋舰队派遣军舰访华的要求被获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美国军队第一次有机会踏上中国大陆。

金秋十月,美国海军编队如期来访,停靠在青岛海军码头。编队由三艘军舰组成,分别是“里斯夫”号巡洋舰、“奥尔登多夫”号驱逐舰和“伦兹”号护卫舰。其中,“里斯夫”号巡洋舰是六十年代服役的,另外两艘都是70年代建造服役的,代表了美国海军现役舰艇中最先进的水平。

邵钧和楚芸芸随北京过来的庞大调研队伍缓缓进入停靠外舰的港区。按照海军礼节,军港内的舰艇都挂了满旗。美国军舰中最扎眼的是“里夫斯”号导弹巡洋舰,和我们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相比,足足长出30米之多。

码头上,美国海军军乐队在演奏中、美两国军歌。夹在登舰参观的人流中,邵钧听到了一首熟悉的乐曲《星条旗永不落》,他还特地示意跟在身后的楚芸芸注意听。

甲板上到处都是人,熙熙攘攘的,如同一个热闹的集会。能够获准登舰参观的,除了专业人士是就有着相当级别的陆海空三军军官。在这些人当中,邵钧显得过于年轻了。虽然年轻,可此行的使命却不只是四处随便看看那么轻松。楚芸芸手里拎着一部轻便式摄像机,镜头跟随着邵钧的指指点点,将舰上重要的设施设备尽可能详细拍摄下来。出乎意料,美军对此完全不加任何限制,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在防空导弹发射架前,邵钧用流利的英语询问站在一旁的美军军官:“我知道这是mk-10“标准”型舰空导弹,你能告诉我它的准确反应时间吗?”

“远远低于5分钟。”美国军官表情十分轻松地回答道。

标准的美国式幽默。据邵钧掌握的资料,“标准”型舰空导弹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导弹点火,其作战反应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看来美国人不是不懂得保密,只不过他们有自己的安全防范措施,用中国人的话说那叫做内紧外松。

有些人拉着美国大兵在合影,邵钧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不晓得这些人是带着怎样的任务来的,来干什么。当成一次异国旅行吗?

确实,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此时此刻,大家都是站在了美国的领土上。

远远的,邵钧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几个大首长的身后。恰巧这时米戈也转过身来看到了邵钧,并微微点头示意。见到米戈并不意外,他是海司机关的,这么大活动自然会到场。这时身后突然有人重重地拍了他肩膀一下,猛回头,竟是林立。

两个人热烈握手。林立说道:“离老远看着就像是你。几年不见,你是一点都没变啊。”

楚芸芸在一旁注视着这两个人,一个是笑容可掬,一个是满脸疑惑。

邵钧不解地问:“你怎么也来了?”

“咦。什么话,我不能来啊?”

“你不是在读研究生吗?”

“我是跟导师一起来的,看看他们的舰体结构。”

楚芸芸见状,和邵钧说道:“你们先聊着,我再去拍点东西。”说完和林立点点头就走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