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仙侠武侠>凤谋江山:绝世医妃> 第379章 明争暗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9章 明争暗斗(2 / 2)

郑隆望着他的背影,心中百味杂陈。

他将过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思索半天,心里却是越发自责。

说起来,柳伯温算是他的同窗。两人关系不错,当初却在入仕为官上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柳伯温认为皇族正统,不容侵犯,便入了凉朝为官,可惜后来并不得志。

而郑隆则认为,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们应该寻一个有拯救苍生之志的人,好生辅佐。凉朝衰微,政治腐朽,在郑隆眼里,绝对不是好去处。

后来郑隆结交了唐谨之,并通过唐谨之的引荐,投到了叶萧远帐下。他觉得叶萧远乃一代英豪,胸怀天下,便悉心辅佐,甚至罔顾生死。

待叶萧远率兵南下,攻下锦川的时候,柳伯温再度出世,凭借一人之力劝说了南凉皇族举手投降,使得锦川城内的百姓免于战乱。

当时,便是郑隆向唐谨之极力推荐了这位多年前的好友。唐谨之则在权衡利弊之后,建议叶萧远将此人收为己用。一来可以树立爱才之名,二来能够安抚民心。

那时候,柳伯温的名气,远远超过郑隆。坊间茶楼,无不在谈论他单枪匹马进入锦川,舌战群儒,劝说凉帝投降的英勇事迹。

后来天下平定,江山一统。两人同时在朝为官,叶萧远却明显更为倚重郑隆。柳伯温有着前朝旧臣的身份,利弊参半。

前朝旧臣,让当今皇上既不会杀他,也不会真心重用他。

因此,他才生了异心。

而郑隆则在这些年里,尽心尽力。加上他与唐谨之交好,女儿还成了太子妃,可谓一路飞黄腾达,与柳伯温的仕途差别迥异。

在外人看来,柳伯温也算一代名臣。若是真的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未必能分出高下。

不过,同样的事实,摆在不同的人面前,看出的结果却可能截然相反。

郑隆对这些虚名并不太在意,而柳伯温则一心认为,是皇上的偏心,导致了如今他在朝中并无作为。他的内心,有一种与当初在凉朝入仕之时一样的苦闷。

此番皇上突然一夜衰老,皇后薨世,丞相下落不明,大权落入郑隆手中,自然让柳伯温心中很是不高兴。尤其是他听到七公主对郑隆下令的时候,更是恨不能将这些人统统撕碎。

七公主乃女流之辈,根本无权过问政事。如今,却堂而皇之在大庆殿内施号发令。于礼于法,都不合适。

可郑隆不但没有指责,反而纵容。这更加让柳伯温觉得,他那所谓的正直不阿不过是旁人吹捧出来的虚名罢了。

郑隆只是站在大庆殿内,一动不动,足足站了有一盏茶的功夫,方才仰天长叹,出门朝鸾凤宫而去。

当初因为他极力进谏,与叶萧远在大庆殿上吵了起来。叶萧远气急败坏,摔袖出了殿门,去了鸾凤宫。不想,这郑隆的扭脾气也杠上来,一路追着骂到鸾凤宫。

二人此次争执,最后却是由皇后从中调和。

皇后认为,郑大人一心为国,堪为众人表率,便赐了他一块通行令牌。日后皇上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郑隆可以凭借通行令直接进入鸾凤宫,与皇上皇后共同商议。

虽然说历来后宫不得干政,可唐家势力不容小觑。而这位皇后娘娘,更是博览群书,看事情很有一番真知灼见。所以,皇后时不时也会指点几句,倒也无伤大雅。

况且,后宫与前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可能当真完全不干政?

郑隆倒是对这位皇后娘娘心服口服,他曾当众夸赞过:“唐家有女,才高八斗,心胸宽广,可谓巾帼赛须眉。”

而这十多年来,皇后的所作所为,也的确堪称母仪天下的风范,在民间亦赢得了不少呼声。

鸾凤宫的布置,依旧显得沉闷哀痛,触目可见纷飞的白绫。稍微走近,便听到慈光寺的和尚念经的声音。

“郑大人?”芳烨正忙着指挥一干宫女往鸾凤宫内送东西,看到郑隆,不禁有些吃惊。

郑隆看到她,微微颔首。

芳烨这才赶紧福身行礼:“奴婢参见郑大人。郑大人可是来吊唁皇后娘娘的?”

“嗯,有劳芳姑姑令本官前去。”郑隆浅浅说了句。

“大人这边请。”芳烨颔首,领着他一路进了福宁殿。

殿外的台阶上,跪着一干宫女太监,全都白布素衣,有的还在微微啜泣。他们都是鸾凤宫内的宫人,或多或少受过些皇后的恩惠。如今皇后薨世,心里难免不好受。

毕竟,皇后这一走,他们接下来的主子是什么样的人,可就不好说了。难保不会遇上安嫔那样,刁钻磨人的主儿。

郑隆停在殿外,随着众多宫人跪在地上,对着福宁殿磕了三个头。

芳烨不解地望着他:“郑大人,您这是?”

“在我们老家,听说人死后,魂魄会盘旋于门外,不肯离去。皇后娘娘若是在天有灵,尚在殿外不肯离开,便听微臣一言。”郑隆抬头,依旧跪在地上,满脸沧桑。

“我晋轩开国十五载,皇上皇后齐心协力,励精图治,方才有了这观元盛世。如今皇后娘娘走了,皇上心中难过,怕是有了心结。娘娘若是能够听到微臣的话,还请给皇上一个心安,佑我河山!”

说罢,他又对着福宁殿叩首。

殿门前忽而刮起一阵风,吹动悬挂的白绫簌簌翻飞,像是在对他的话做出回应。

片刻后,郑隆起身,对芳烨道谢:“有劳芳姑姑了,敢问皇后娘娘出殡的日子,可选好了?”

“选好了,是由玄夜真人挑选的,便在五日之后。”芳烨恭敬回答道,朝他福了福身子,“大人若是无事,芳烨便告退了。”

郑隆颔首,目送她离开。转身抬脚,顺着台阶一步步往上走。

福宁殿内,太子披麻戴孝,跪在地上。他刚刚被送回东宫,却不顾下人劝说,立刻跑来了福宁殿为皇后守灵。

他旁边,跪着的太子妃,满脸泪痕。皇后素来待她极好,她对这个母后也很是喜欢。好不容易看到皇后病愈,她心中高兴。不想,恰逢新年,却突然听到了这样的噩耗。

“父亲?”太子妃看到郑隆走了过来,有几分吃惊。扶着宫女的手站起来,亲自上前为郑隆点了三支青香,递了过去。

郑隆接过来,看着青香冒出屡屡青烟,心里竟是苦不堪言。

他对着灵堂拜了三拜,将青香插入香坛,喃喃道:“还望皇后娘娘,能够佑我晋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