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号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号角(1 / 2)

郑朗走回家中,不是很远,就这样一路走着,街两边有桑有槐,绿影婆娑,白墙青檐,百姓热情的打着招呼,让他有一种充实感。秋已深,一片黄叶随风飞落,满树沙沙悲啼,绿影不知不觉的染上一片苍黄之意。

依旧是布履踩在青石板上发出的沧桑声响。

但今天多了许多询问的百姓。

消息传得很快。

一行官吏走了出去,忙着写布告,又要派人测量,就象风吹过一般,这个江南秀丽的小城得知了音讯。

郑朗额首点头。

到这时,再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回到家中,温柔的江杏儿替他打来热水擦脸。

四个少年围过来,紧张地问:“郑大夫,如何?”

“你们说呢?”

“耶,”一起高兴的跳起来。

中间也有他们的功劳,多次参与其中,与郑朗一起讨论,也提出一些重要的建议,才让郑朗将所有细节一步步的完善起来。

这种教育方法很变态的,以至吕三叔在写给吕夷简信中,写了一句,仅教育此子远胜相公。单论教孩子,你虽是宰相,可不如郑家子。

甚至几人想到无数的后果,今天说出来的仅是一部分。还有呢。两个圩画出来,大,好大,汪县令看了后,连话说不清楚了,可没有想过,这样分配下去,实际安排不了多少百姓。

补偿与原圩外,两圩农民,这么大的圩肯定有一个墟市,一些店铺,未来还会出现一些作坊,塞一塞,四五千户百姓安顿下去。但真正的耕户只能安排两千几百户。

不知道太平州真正缺地的百姓有多少,郑朗估计一下,三万户有偶,对田地充满渴望的最少有五千户,再抛去五千户非农户口,五千各个主户,还有一万五千户对田地同样产生渴望。

有多少百姓会参与其中,郑朗不知道。

靠两圩无法将务工百姓安顿下去的,明年不得不以薪支工。一旦以薪支工,太平州财政压力会很大。可郑朗没有说出来,不管怎么样,先将两圩修好,看到成效,上下支持,到明年也就好办了。至于他说过的明年会请求朝廷安排流民过来,半是搪塞之言。明年不可能,甚至后年也不大可能。会有流民过来,这些百姓一起有地,大主户怎么办,只好广邀浮客过来。

不但大主户,比如未来,农村一户多以六七口为主,一个或者两个老人,夫妻二人,三两个孩子。四世同堂的很少,虽然结婚早,人太劳苦了,寿命短。就象牛一样,养得好一头牛能有四十年的寿命,而现在的牛能活二十几年,算是不错了。分配一下,五十亩地,再加上夫妻二人的劳力能得七十几亩。宋代除西部与南部地区依是刀耕火种,东部与北方农业开始发达,粗犷式种植渐渐消失,多是精耕细种。

是七十多亩地,一家会累成什么样子?桑麻是必须的,有没有时间将它们变成精美的丝织。那么自己只要指导一下,大的作坊就有了。一个若大的港口出现,又需要多少各行各业的百姓。需要流民的正是这些作坊与城里各种各样的雇工、大主户家佃户。真正以耕地换流民过来迁移的有可能会有,几千顷田地陆续开垦出来,本地百姓到后面会出现饱和,迟早会请求朝廷迁移一批过来。

其他的与自己有何关系。

这些今天都没有说,但在家中,与几个学生却做过深刻的探讨。

甚至马上一个大麻烦就会出现,万一有七八千户百姓参加,只能安排两千来户,其他的怎么办?

史上一个万春圩不会太轰动,若象他这样玩,事情会多着。大时代到来了,但一个安排不好,会引起许多事。

郑朗看着他们只是微笑。

人相处久了,总归有感情的。

又温和地说:“回去安心读书吧,明年还要修书呢。”

今年事务不是很多,唯独忙碌的就是考察,制订计划。到明年才会千头万绪,必然有的事务自己也会处理不好。通过做实事来反思,来明确完善心中的思想,中庸理论才会更完善。

接着到三分。想修中庸,离开不三分,甚至仁义、圣智、仁恕,三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初步将三分修好,司马光与吕公著到了科考时候。

经过自己悉心打磨几年后的司马光与吕公著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很让他期待。

最猛的一头虎,还得要多教几年,岁数又小。但他想到一个问题,再过二十年,三人全部成长起来,会是如何?自己会不会如虎添翼?想到修书,又想到吕公著送回去的那本书。

……书已刊印,石介气得喷血。

他要辨,施从光一拱手道:“与我无关,你若辨,我会将话带给郑知州。”

俺没本事与你斗嘴皮子。

传开后给石介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人家为避圣宠,主动跑到江南,离京城多远哪,献几器又是为了什么?稍有学问与远见的学子更是看到寺观祸患,本来信徒多多,再用装神弄鬼的法门欺骗百姓,这也叫释老啊?

状元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对。

你石介纯是无理取闹。

以前你也一直反对释老的,并且为此著了几篇文章论证,两者异曲同工,为什么要打击状元?好霸道的石介!

还有的人抱着两种想法,例如欧阳修认为石介弹劾郑朗是无理取闹,可郑朗做得也不对,就事论事辨驳可以,但你倒好,皇帝好啊,千古第一帝,好什么啊,才是一个小青年,你怎么就知道好哪?

忠心是好的,不能这样忠法,就是好皇帝也让你夸到最后夸得飘飘然。石介适当的进谏是对的,非是错的。你居然用了大帽子压,是父亲,是人君,不能说。没有直臣进谏,最后皇帝会发展什么?别人不知,你学问深,应知道张九龄贬出朝廷,李隆基演变成什么样子?

这就是两人想法不同的地方。

郑朗没有进谏?

宫中大多数谈话阎文应是做了记录的,可没有大的缺失,何必拽龙袍、拍桌子、捶宫门进谏,开导戒慰一下即可。更不能无中生有,对皇燕京能无中生有,那么对政见不同的人呢?

反正欧阳修与其他一些君子们根本就不考虑,认为石介进谏皇帝,肯定是对的,郑朗反驳错了的,是皇帝就要不断戒告,在他耳朵边念经。

这个理儿……不久后这本《三元先生对答》印了出来,没有字没有号,只好用了一个三元先生。

卖得几乎脱手,连赵祯还抽出几十文钱买了一本回来看。

国库紧张,让他想起来抽出几十文钱出来花一花,很不容易。有一次他到寺庙里进香,看了看,不错,朕打赏,大和尚们一听开心万分,皇帝打赏会赏多少东西,眼前一捆捆精美的丝帛,一锭锭金银闪着亮光。结果打赏出来,五文钱,寺中的所有大尚们差一点全部扑倒在地上。

这本书有没有对其他人的胃口不好说,但对了赵祯的胃口。

道:“好书啊。”

没有对阎文应说,尚杨二女的事,赵祯对阎文应渐渐产生隔阂。

普通士子与百姓看后同样很喜欢,百姓看重的是一件件好玩事,原来郑状元身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事啊,感到一下子缩短了距离。士子看的是他对政治对学问与学习态度的见解。

有的人不这样认为,戾气已生,非是郑朗能弹压下去的。国家都快病入膏肓,还能用这种温和慢条斯理的做法,让国家返回正常轨道?

但宋朝当真是病入膏盲?

只要有商业这匹马拉着,宋朝依然还能笨重的向前奔跑。一旦将马车折散了架,什么马来拉,也跑不起来。

这也是一场竞赛。

郑朗只要有很快的政绩,产生一批追随者,只要有完善的书籍理论,产生一批“信徒”,在他的带领下,宋朝能让“温和派”占据上风,从方方面面,不动声色的改革完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