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科幻悬疑>浪迹续谈> 卷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七(1 / 2)

道光年间四太傅

道光丙午,余居扬州,适仪征师以重宴鹿鸣,蒙恩加太傅衔,师受宠若惊, 嘱余考国朝加太傅衔者若干人。谨按,我朝满、汉大臣,生前得太傅加衔者,不 过六人(如金文通、洪文襄、范文肃、鄂文端、曹文正、长文襄,皆已详前书)。 其由身后得赠衔者,亦不过十余人,而吾师更由太子太保衔,超加七级至太傅衔, 尤为旷典。乃甫逾两年,在温州郡署,接阅邸抄,则戊申正月初二日,长洲相国 潘芝轩公,亦由太子太保恩加太傅衔,以状元宰辅,位冠朝端,而膺兹异数,尤 为稽古殊荣。仪征师以林下得之,芝轩公与曹文正师以现任得之,前后不过十余 年中,更为国家盛事。余于三太傅皆有知遇之感,而仪征师与芝轩公,又皆夙缔 文字之缘,惜追随曹文正师,适在机务填委之时,不获乞其片言只字为憾耳。芝 轩相国为余题汉瓦研册,已录梓入《师友集》中,甲辰年,余以《七十自寿诗》 寄呈相国,即赐和韵四章,手书金笺横幅寄赠,时已七十六岁,而声律完足,写 作俱精,读者无不叹为天人,而预知其福泽之未艾也。因属儿辈宝藏之,而附录 其句于此云:“话别春明记十年,康侯述职会朝天(丙申岁,君擢抚广西,来京 握晤,忽忽已十年矣)。移从桂岭承恩渥,喜听兰阶报捷(原误为“提”)先 (辛丑君移抚江苏,是年哲嗣长君成进士)。玉节三持晋开府,金阊两度赋《归 田》。藤花早诵琳琅集,又寄亲书《自寿篇》。”“康济当年奠泽鸿,至今犹颂 富韩公。三英久著旬宣(原误为“宜”)绩,四郡频资浚瀹功。率属勉登《循吏 传》,爱才真有古人风。更欣余事沧浪葺,逸韵应追宋漫翁。”“闻道黄楼乐遂 初,园林清福足相於。传经近接三珠树(君与先兄树庭甲寅同年,令嗣吉甫与次 儿曾莹辛丑同年,平仲己亥出余通家何子贞门下,敬叔丁酉乡举,与余犹予遵祁 同年),注选旁搜万卷书(君所著《文选旁证》,极为赅洽)。金石怡情征上寿, 烟云过眼富吾庐(君收藏金石书画甚富)。悬车真羡神仙侣,早仿鸿胪绘《卜居》 (君仿禹鸿胪《卜居图卷》,名流题咏殆遍)。“天教谢傅卧东山,琴鹤随身自 在闲。矍铄正夸吟兴健,婆娑尽许俗尘删。衰迟愧我称先进,勇退如公得大还。 重宴鹿鸣开九袤,耆英应冠杖朝班。”

元旦开笔

今人于每年元旦作字,必先用红笺庄书两语,如“元旦开笔,百事大吉”之 类,或作“动笔”,或作“举笔”,士农工商皆然,随人所写无一定也。记余少 时,先资政公于开年必令书“元旦开笔,读书进益”八字,乾隆辛亥年,则令书 “元旦开笔,入泮第一”,是年秋,果入县庠第一名,甲寅年元旦,语余曰: “汝现应举,但书元旦举笔可也。”是年果举于乡,此后则违侍之日多,音容杳 不可复接矣。忆余偶问此事起于何时,公曰:“似前明即有之,前人多作把笔, 《五灯会元》载净慈道昌举此语云:岁朝把笔,万事皆吉,此是三家村里保正书 门的。又《大梅祖镜》云:“岁朝把笔,万事皆吉,记得东村黑李四年年亲写在 门前。则此事由来久矣。”按吴中相传林少穆、陈芝楣二公,同在百文敏公金陵 节幕度岁,署中宾朋颇盛,元旦清晨,齐至林少穆房中贺岁,见壁间贴“元旦开 笔,领袖蓬山”一红笺,次至陈芝楣房中,见所贴红笺正同此八字,不谋而合, 二公亦相视而笑,是岁少穆即登馆选,逾数科,芝楣亦以鼎甲入翰林,遂为一时 佳话。忆余于道光辛丑冬在江苏巡抚任内,引疾奏请开缺,岁除尚在节署候旨, 权篆者为程晴峰方伯,与同僚商同劝余销假,时余闭门谢客已久,晴峰拟以元旦 人见时面陈,是日直入余卧室,见余几上有红笺,楷书“元旦开笔,归田大吉” 八字,默然而出,语同僚曰:“宪意已决,似无烦口舌矣。”同年吴棣华闻之, 笑曰:“元旦开笔等字,无人不写,而归田大吉之语,似前此竟未之闻,可为此 事开山手矣。”

上大人

余前撰《归田琐记》,载祝允明《猥谈》,言“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 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谓此系孔子上父书,近似有理。 叶盛《水东日记》:“宋学士晚年写此,必知所自。”似是元末明初(原误为 “此”)有此语。既阅《通俗编》,载《传灯录》云,或问陈尊宿,如何是一代 时教,陈曰:“上大人,邱乙己。”《五灯会元》亦载郭功甫谒白云,云曰,夜 来枕上作《个山颂》,谢功甫大儒,乃曰“上大人,邱乙己,化三千,七十士, 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公初疑,后闻小儿诵之,忽有省。据此, 则知唐末先有此语,北宋时已为小儿诵矣。其文特取笔画简少,以便童蒙,无取 义理,祝氏之说,未免附会无稽矣。

千家诗

宋刘后村有《分门纂类唐宋千家诗选》,所录惟近体,而趣尚显易,本为初 学设也。今村塾所谓《千家诗》,上集七言绝八十三首,下集七言律三十九首, 大半在后村选中,盖据其本而增删之,故诗仅数十家,而仍以千家为名。下集忽 有明太祖《送杨文广征南》之作,又或作《赠毛伯温南征》,实不可解,可知增 删者出明人之手也。

百家姓

《玉照新志》:“《百家姓》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盖赵乃本朝国姓, 钱氏奉正朔,故以钱次之,孙乃忠懿王之正妃,其次则南唐李氏,次句周、吴、 郑、王,皆武肃而下嫔妃也。”按陆放翁自注:“农子十日乃遣子入学,所读杂 事、《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则《百家姓》之有,自宋前无疑。陈振孙 《书录解题》,有《千姓编》一卷,不著撰人,末云“嘉八年采真子记”,岂 即所著耶?明洪武时翰林编修吴沈等,据户部黄册,编为《千家姓》,见《杨升 庵外集》。盖古《臼家姓》,原不止百家,《戒庵漫笔》云《百家姓》单姓四百 零八,复姓三十是也。

三字经

扬州包松溪太守新得诸城刘文清公楷书《三字经》全文墨迹,将钩勒上石, 寄书属余题其册首。按《三字经》世传为王伯厚作,或又曰是宋末区适子所撰, 适子字正叔,广东顺德人,未知孰是。要皆宋人也。坊间有别本,多出元、明, 统系数句,是明人所添,萧良有《龙文鞭影》言里中熊氏藏有大板《三字经》, 明蜀人梁应升为之图,聊城傅光宅为之序,较旧板多叙元、明统系八句。纪文达 师言《赵南星集》有《三字经注》一卷,其宋以后亦多出数句,而与萧良有所述, 又微有不同,今不知文清所书,是从何本也。

万字文

《千字文》人所熟知,问以《万字文》,皆瞠日矣。按《万字文》,隋满徽 撰,去周兴嗣作《千字文》时,年代殊非悬绝,而传世独罕,当是因其繁多之故 耳。近年有重编《千字文》为祝嘏之辞者,始于彭文勤师,时吾乡游彤卣侍御亦 集赋一首,皆一时极思,可称杰作,此在乾隆庚戌八旬庆典时。至嘉庆庚辰叶东 卿兵部志诜献万寿颂册,重编《千字文》十首,名为《万言颂》,则更度越前人 矣。

手不释卷

郑苏年师主鳖峰讲席,来从游者甚众,师校阅课卷,必详必慎,几有日不暇 给之形,时余读《礼》家居,师令襄同校阅,自镌一小印,曰“手不释卷”,笑 谓余曰:“此四字究不知始于何时?”余曰:“但记得《华阳博议》中有此语, 而不名一人,如谓马怀素、口思礼、于休烈、李奚仕宦中不释卷者,刘、鲁 肃、崔林、辛术军旅中不释卷者,刘实、王起、赵逸、崔元翰耄耋中不释卷者, 司马光童稚中不释卷者,裴乱离中不释卷者,皇甫谧、斐汉疾病中不释卷者。” 师赏其博洽。

添注涂改

今科场格式,卷末须注明添注涂改,盖自唐时即有之。唐试士式,涂几字, 乙几字,皆令注明。乙音主,与<黑主>同,文字遗落,钩其旁以补之,画作乙形, 今人以为甲乙之乙,误矣。又《汉书·东方朔传》“辄乙其处”,谓止绝处<黑主> 而记之,如今人读书以朱识其所止,作乙形,亦非甲乙之乙也。

十六罗汉

客有以丁南羽白描罗汉索题者,并言世称十八罗汉,而此只十六,无乃缺欤? 余曰:十六罗汉之名,自古所传如是。释典载佛伽梵般涅时,以无上法付嘱十 六阿罗,故张僧繇、卢楞伽所画,皆止十六。《清波杂志》载苏扶携古画罗汉十 有六,求山谷题名号,归宗一见笑曰:“夜来梦十六僧来挂塔。”《江西通志》 载贯休于云堂院画罗汉,已毕十五,从禅定起,写本身以足之。则十六之数,历 有明证。惟《东坡集》有《十八罗汉赞》,前十六尊与梵志合,后二尊一曰庆友, 一曰宾头卢,然宾头卢即宾度卢跋罗堕,实复出也。然贯休所画罗汉,有十六, 亦有十八,恭读纯庙集,中有《唐贯休十八罗汉赞》,始知西域十六应真外,别 有降龙、伏虎二尊者,一为戛沙鸦巴尊者,一为纳达密答喇尊者,以具大神通法 力,故亦得阿罗汉名。按东坡所赞,于罗怙罗尊者,则曰龙象之姿,鱼鸟所惊, 似指降龙;于伐那婆斯尊者,则曰逐兽于原,得箭忘弓,似指伏虎。惟罗怙罗, 即喇呼拉尊者,伐那婆斯,即拔那拔西尊者,由此土僧伽未能深通贝,辗转传 讹,致此舛错。今谨依西湖圣因寺所藏贯休十六罗汉遗迹、御制《赞跋》考定: 第一为阿(迎阿)达机尊者(原题第十三因揭ヌ尊者)。第二为阿资答尊者(原 题第十五阿氏多尊者)。第三为拔纳西尊者(原题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第四 为嘎礼嘎尊者,(原题第七迦理迦尊者)。第五为拔(杂哩)逋答喇尊者(原题 第五伐那弗多尊者)。第六为(拔哈)达喇尊者(原题第六耽没跋ヌ尊者)。 第七为嘎纳嘎巴萨尊者(原题第三宾头卢颇罗堕誓尊者)。第八为嘎纳嘎(拔哈) 喇杂尊者(原题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第九为拔(嘎沽)拉尊者(原题第五 拔诺迦尊者)。第十为喇呼拉尊者(原题第十罗怙罗尊者)。第十一为租查巴纳 塔嘎尊者(原题第十六注茶半托迦尊者)。第十二为毕那楂拉(拔哈)喇杂尊 者(原题第一宾度罗跋堕尊者)。第十三为巴纳塔嘎尊者(原题第十半托迦 尊者)。第十四为纳阿噶塞纳尊者(原题第十四那伽犀那尊者)。第十五为锅巴 嘎尊者(原题第九戒博迦尊者)。第十六为阿必达尊者(原题第四难提密多罗庆 友尊者)。伏读御跋,云唐贯休画十六应真像,见《宣和画谱》,自广明至今垂 千年,流传浙中,供藏于钱塘圣因寺。乾隆丁丑仲春南巡,驻西湖行宫,诣寺瞻 礼,因一展观,信奇笔也,第尊者名号,沿译经之旧,未合梵夹本音,其名次前 后,亦与章嘉国师据梵经所定互异,爰以今定《同文韵统》合音字并位次注于原 署标识之下云云。时僧明水复为敬谨勒石,余于客秋游西湖,始从寺僧乞得拓纸 一副,归而敬述之如此。

四大金刚

四大金刚彼教但称天王,《长阿含经》云:“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 及毗舍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闼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 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 王,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谓之金刚者,以所执之杵号之耳。《婆沙论》 称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西国以五百弓为拘卢舍,八尺为弓,盖其长百 丈,故凡塑天王者,皆特长大也。

韦驮

《翻译名义》云,韦驮是符檄,用征召也,与今所谓护法韦驮无涉,其护法 者,盖跋罗波腻,跋罗,此云金刚,波腻,此云手,因其手执金刚杵,遂以 名之。按今大小丛林头门内,皆立执杵韦驮,有以手按杵据地者,有双手合掌捧 杵者,询之老僧,始知合掌捧杵为接待寺,凡游方释子到寺,皆蒙供养,其按杵 据地者则否,可以一望而知也。

风调雨顺

《唐书礼仪志》:“武王伐纣,五方神来受事,各以其职命焉。既而克殷, 风调雨顺。”王业《在阁知新录》:“凡寺门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 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蛇者顺也,独顺字思之不得其解。” 杨升庵《艺林伐山》云:“所执非蛇,乃蜃也,蜃形似蛇而大,字音如顺。”然 则《封神传》之四大金刚,非无本矣。

国泰民安

今人言风调雨顺,必连举“国泰民安”四字,记得《六研斋笔记》载项子京 藏芝麻一粒,一面书风调雨顺,一面书国泰民安,云出南宋宫中,异人所献者。 然则此八字之相连成文,由来久矣。犹忆观剧时,有一出忘其名,某县令在任, 颇作威福,去任之曰,三班六役环送,令问曰:“自我莅此地后,外间议论如何?” 从答曰:“自官到此,风调雨顺。”复问曰:“今我去此地,外间议论又如何?” 众答曰:“官今去此,却也国泰民安。”令为答然。

尼庵

余官江苏时,往来丹徒河干甚屡,习见一尼庵,颇冷落,近年过之,则门户 斩新,香火甚盛,相距不过十余年耳。偶因夜泊,与庵旁一老翁诘其颠末,翁年 逾七十矣,慨然曰:“凡寺观之盛衰,虽关气运,而人事亦与有功焉。此庵初不 振,一日遇都天庙会,甚热闹,庵前赶会之船不少,有美妇趁船到此登岸,一足 误陷污泥,急行入庵,众目皆睹,而舟子忽哗言妇给船钱一百,乃是冥资,急入 庵理论,则庵中并无此妇,方与庵尼诘论,舟子忽见座上大士像一足遍染污泥, 乃大惊悟,伏地叩首,即将冥资焚于炉中,于是阗塞入庵聚观者,无不合声诵佛, 信为大士显灵。适舟中人又来报香气四腾,众益骇异,远近传闻,自此施舍沓至, 香火遂煊赫至今。实则妇与舟子皆庵尼所夥串,妇一入庵(原误为“船”),即 卸装改容,而以污泥移入大士足下耳。此事近来知者渐多,而庵之灵感如旧,则 其气运尚未衰也。”

运木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