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我来自天朝> 第三十四章 送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送别(2 / 2)

曾国藩劝住酒杯急道:“大人醉的深了,这些话怎可乱言!”

“乱言,嘿,前年朝廷发了狠,调了yn的多罗硕郡王来调练这帮大爷,你知道这些混障怎么干的吗?这些大爷教场里边带根铁棍,要教练时,将铁棍插在树上,上面放上他鹰爷,教练时只顾看自己的鹰,铁棍一歪,他(妈)的就跑出去扶他爷去,多罗硕郡王几次不能禁,多说几次,他(妈)的有人就跟多罗硕郡王当场甩脸子从祖上排起辈来,论起来,多罗硕郡王还是他(妈)的他的孙子辈!”

曾国藩有心急捂肃顺的嘴,但一时又不敢,急拉袖道:“大人,不可再失言了!”较大的骂声,使得已经有人注意了过来!

肃顺脸上已经有些泪痕,“涤生,我只信你,你是个好君子,有抱负,你知道吗?我前些年查访时,发现好多满人自爷爷辈起就都不会说满语了,现在只会说汉语,如今是满人不言满,似汉又非汉,如再不改革,国若一亡,必有合族全灭的一天!”

肃顺说着哭了起来,曾国藩抱了抱他,他理解这位有一腔抱负,却被无形的东西牵制的满族宗亲大臣,他俩从某种方面来说可以说是一样的,眼见天下大势,却无可作为!

“圣旨到!”

远远城门口赶来一抬软柔轿,当前骑马的令官在前喊道,众臣工皆忙下跪,以赛尚阿为首、以品级跪排。

令官下马来,掀开后面轿子的轿帘,从里边小心捧出令旨来,当众人面扯开圣旨道:“爱卿及日出发,朕心不安,特命尔全权节制前线军事,赐尔额必隆宝刀,此祖宗所传者,专令杀伐,以壮行色,许尔便宜行事,官员三品一下,悉可自专…,”

传毕圣旨,令官接过一旁侍从递上的一柄红布包裹的刀状东西,赛尚阿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接过,后起来讨好的与令官送了点银两。

打发了传旨的令官,赛尚阿一行庞大的钦差队伍数百人,前面一路敲锣打鼓,提香炉、打官牌,才热热闹闹的慢慢顺着大路离开了京城。

一众官员望之队伍直到不见,这才各自慢慢回了城,看着有些发醉,情绪低落的肃顺被其家人扶上轿子,曾国藩回头望着不见队伍的去路看了许久。

一旁有两位四品左右的京官则讨论着赛尚阿此去何日平叛可回,这些人包括一旁的曾国藩都不认为赛尚阿此去会一败再败,于事无补。

在他们看来,gx的这一不大规模的叛乱,要平灭不会太过于困难。

两人说完后又问曾国藩道:“涤生兄,您以为赛中堂此去几时可回?”

曾国藩道:“半年左右吧,”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

“民贼好灭,民心难拾!”

同时他也没预料到这场战事规模之大,跨度之广,几年之后将他也卷入这场战争之中,而他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也不知道,在远远gx武宣东乡太平军临下清军的防御山囗关隘上,一个后世的后生在值夜时,也曾在期待与他日后可能的交手,多次猜度着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天下大势,风卷残云。

今人古人,谁高谁低。

作者的话:我看过历史书,里面老是一直再说清王朝的愚昧,我想这些满人真的愚昧吗?不,他们有人应该知道天下越来越快的变化,时代的进步,但他们还是依旧实行愚昧的统治,那么很简单,他们搞这一套是想让谁愚昧呢!自然是百姓。

我看过一个故事,是一个宗教小趣闻,我倒觉得可以用到这儿。

是说穆罕默德给人传教时对人指着远处的山道,我可以让那座山向我走来,众人不信,于是穆罕默德大喊:“走来!”

山自然没有动,众人大笑,穆罕默德于是收拾了手杖走向山上,说:“既然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

清王朝既不能让山来,也不能向山走去,他被一脚踢翻也没什么稀奇,人们的心已经不服,刀再厉害有何用。

本章里面提到的旗兵在操练时玩鹰,树上插铁棍架鹰,和铁棍歪了就不顾操练跑出去扶鹰,这一情节出自晚清批判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情节应该是可信的。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