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1 / 2)

不怕歧视才是真的强者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机制。只能说,虽然今天人类在心理学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距离彻底解开人性之谜,或许还差得很远。甚至可以说,大概永远也没有办法真正了解人的心理。因为人类这个程序实在是太复杂了。不过,今天我们介绍“认知失调”理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就是,其实我们所谓的“地域歧视”也可以用“认知失调”加以解释。

比如内地游客在旺角街头便溺事件。其实围绕这个事件本身,就事说事,对双方都不无裨益。但是,说着说着很快就变成内地人就是怎样,香港人就是怎样等这些结论性话语。扪心自问,咱们自己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当然不敢说没有,但咱们学习了认知失调,咱得用起来,得反思自己。

而在美国,类似的歧视有没有呢?当然有啦,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来说,各种种族、肤色、信仰、语言的人混在一起,歧视无可避免。比如,对黑人的歧视,对爱尔兰人的歧视,对犹太人的歧视,乃至对华人的歧视。又如,对胖子的歧视,对矮子的歧视,或者对我这样的光头的歧视。说白了,歧视就是偏见。一般认为,偏见是由刻板印象造成的。比如,在你的人生中遇到过一个很刻薄的香港人,于是你就得出结论:香港人都很刻薄。而这种刻板印象导致了歧视。但是,认知失调理论却有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歧视的态度和歧视的行为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歧视的行为会加重歧视的态度。相反,如果我们拒绝歧视的行为,有利于减轻我们歧视的态度。这个理论,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太有意义了。最重要的是:我们终于发现,我们有救了。只要我们生活中少做歧视的事,少说歧视的话,我们的毛病或许就能减轻。有人说,地域歧视是人性,不可避免。有可能,就像“认知失调”一样不可避免。但是,尝试去控制它,让它少发作一点,总是可以尽力而为的吧?

但是,许光头在读完《错不在我》之后,感觉“认知失调”理论是个悖论,就好像“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大家都知道《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作品。小说中,按照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规定:疯子可以免于空军飞行任务,但同时又规定必须由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如果当事人一旦提出申请,便证明你并未变疯,因为“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所以,这就是个自相矛盾的悖论,根本无法实现。

放到“认知失调”里,也是一样的。你想,如果一个人犯了“认知失调”,那么他怎么可能一日三省吾身呢?在他看来,任何错误都不是自己犯的,就连“认知失调”也不是自己的责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这样的人还少吗?这也不是自己的错,那也不是自己错。读书少,是家长的错;赚钱少,是社会的错;找不到女朋友,是别人没眼光看不上自己;被炒鱿鱼了,肯定是有人在老板背后打小报告。这种人,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怨恨。所以最后,许光头只想说,歧视无处不在,那些不怕歧视的,才是真正的强者。正如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都应该以“君子”自期,珍爱生命,远离loser。

网友评论吧

@混混1992:回想一下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几乎没有一个是肯主动承认错误的。前几天跟我妈去香港玩,明明是她自己买不起东西,她偏偏要说是人家东西不好,搞得我觉得超没面子,真是受不了。如果她不是我妈,早就跟她翻脸了。

强迫症源于父母

麦克白效应与树洞效应

人这辈子会看见无数的现象。现象本身不重要,因为发生了就发生了,在时光机尚未发明以前,你也没有办法重看一次。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呢?就是对现象的解释,你怎样解释一个现象,反映出你的人生观,也就是你是个怎样的人。这更加直接关系到,你将来遇到类似现象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